靖边县第四小学十二——一月份每月一事方案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行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引言——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你向他人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你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他人撑起一世荫凉;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他人因你而获得成功,你因他人的帮助最终战胜了苦难,得到幸福。那么,你能不用善心去践行善举?不因他人的帮助而心存感激吗?一、活动目的: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善心与善举在我们的生活中对自己对他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更深入地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儿女的一片爱心;了解社会、他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通过为父母、为老师、为同学、为社会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激发广大小学生的责任感,不忘党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帮扶之恩,知道行善举,知感恩。二、行动口号: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三、活动时间:十二——一月份四、活动准备阶段:1.利用电子屏幕呈现活动口号: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2.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活动。3.各班召开“善举传承你我感恩由心而生”的倡议班队活动。、4.各年级的各班根据学校主题,确定活动重点,着手准备年级每周的班队活动方案。各班根据各年级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各年级负责班级于班队活动开展前一周五上交年级活动方案至少队部刘芳老师处,并交由其审查,待确定后统一印发各班。)五、活动过程:主题阅读篇——行善·感恩在心(一)搜集与感恩有关的成语、诗句、美文、儿歌、故事等资料,编写以“行善·感恩”为主题的播音材料。(参考内容附后1)(责任人:大队部)(二)将师生合作搜集编制的“行善·感恩”阅读材料印发或抄写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每天早读、课外时间阅读、背诵,学习、了解丰富的知识、文化。(责任人:各年级语文老师)(三)利用音乐课,学唱至少一首关于行善或感恩的歌曲,具体歌曲由音乐老师确定。推荐歌曲:《感恩的心》、《左手右手》、《我爱米兰》、《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的家》、《鲁冰花》、《感谢你》等。(责任人:音乐老师)主题实践篇——行善·感恩在行(一)我为同学做好事,感谢同学帮助我1.倡导每个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记录在“善行·感恩”册中。2.利用班会(队)课开展低段——“猜猜他(她)是谁”;中段——“夸夸我的同桌”;高段——“找找身边的小榜样”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人(特别是学生心目中的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学习同学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积累资料并上交)(二)我为爸妈尽孝心,感谢父母养育我1.调查、采访(资料积累并上交)“我和父母零距离”:开展一次调查活动,看看自己对父母了解多少、关心多少。调查内容(附后2),如果各班要有特色可以自行设计。(一——三年级)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四——六年级)2.体验活动(资料积累并上交)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1)开展“夸夸我的父母”活动,可以交流父母工作辛劳,也可交流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故事。(三——四年级)(2)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五——六年级)3.真情告白: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家长回信,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资料积累并上交)(五——六年级)4.播撒一分善,回报一份爱(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自主选择,第2点——第5点选择)(资料积累并上交)父母的爱广博而无边,父母的爱深沉而悠远。我们在父母的辛勤付出中一天天长大,今天,让我们捧起我们一颗童心,用我们的手去回报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1)争做家中好孩子(学校统一发)(2)给父母画一幅画、写一首诗(3)制作感恩卡片,写上最想说的一句话。(4)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洗脚、准备一顿早餐、扫地、叠被、捶背等)(5)开展“感恩”诗文朗诵会。(三)我为老师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