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VIP免费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_第1页
1/6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_第2页
2/6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_第3页
3/6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恍然若白驹过隙,仿佛昨天才进的大学校门,今天我们已经大三快要结束了。伴随了我们三年的形势政策课也已经结课了。回顾三年来对形势政策的学习,感慨良多。三年以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国家的形势政策,再也不像高中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我们了解了国家的文化发展局势,了解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局势,更通过形势政策课的学习,明确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新世纪新形势下的中国,所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发展形势30多年前,当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深入发展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文革”浩劫带来的经济濒临崩溃、政治濒临亡党亡国的严峻形势。1978年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们党实现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作为“文革”的重灾区,文化领域也逐步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范式的转变。经过“文革"后短暂的徘徊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文化行业获得了飞跃式发展的机遇。经过二十多年的文化领域改革,到新世纪初,对于走出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之路己经有了很多经验和教训。新世纪初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由被动改革向主动改革转换,由主要模仿经济体制改革向把握文化体制改革自身规律转换。从发展理念创新到组织体系创新,从市场准入创新到文化业态创新,综合创新带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通过理念创新,初步奠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提出了“文化力量说”和“四位一体论”。二是在文化发展目的上,提出了“文化权益说”。三是在文化发展思路上,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分法”。四是在文化发展格局上,提出了“两个格局说”。第1页共6页(二)通过方法创新,明确了整体设汁、综合配套,试点先行、循序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路径。2006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我国第一个关于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发展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统筹规划,进一步推动了文化领域改革发展进程。(三)通过组织创新,推动了市场竞争主体涌现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的分化,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传统的文化组织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事一体化的旧体制模式。改革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到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长速度6.8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都占gdp的6%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步伐加快,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经过几十年的的努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的新型文化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实力、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我们已开始走上了一条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发展之路。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近20年来,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再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从本质上来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国际经济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会给参与其中的国家以巨大的经济第2页共6页利益,但是它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会让很多国家付出相应的代价: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形势政策课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