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时提能演练(十六)41VIP免费

课时提能演练(十六)41_第1页
1/3
课时提能演练(十六)41_第2页
2/3
课时提能演练(十六)41_第3页
3/3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时提能演练(十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2·张家界高二检测)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若a为铝条、b为锌片,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若a、b均为铜片时,导线中有电子通过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b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3.(2012·银川高二检测)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溶液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A.Al片、Al片B.Cu片、Al片C.Al片、Cu片D.Cu片、Cu片4.(双选)某原电池,将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C.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CuSO4溶液D.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Na2SO4溶液5.(2012·余姚高二检测)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2+向正极迁移B.Mo3S4得到电子C.Mo3S4发生氧化反应D.负极反应为:Mg-2e-====Mg2+6.(2012·张家界高二检测)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1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A、B、C三个烧杯均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与B相比,铁溶解速率快的是________;(3)C中Zn作________极,Fe极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Fe极附近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__。8.(10分)(2012·蚌埠高二检测)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2)X是_______,Y是_______;(3)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外电路中,电子从_______极流向_______极。答案解析1.【解析】选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由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B、C正确,D错误。2.【解析】选B。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因活泼性a>b(碳棒),所以a为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a(负)极:a-ne-====an+(氧化反应)b(正)极:2H++2e-====H2↑(还原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出经电流计流向b极。3.【解析】选C。插入浓硝酸溶液时,铝片钝化,铜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此时铜作负极,铝是正极;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铝作负极,铜作正极。4.【解析】选A、C。Y极质量增加,说明Y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则Y极是原电池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中应含有不活泼金属离子。5.【解析】选C。该原电池反应中镁是还原剂,作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2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应是Mg-2e-====Mg2+;Mo3S4在反应中是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B、D正确,C错误。【方法技巧】解答陌生原电池的基本方法(1)分析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确定还原剂和氧化剂;(2)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若还原剂是金属单质,则金属必作负极。(3)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按一般的原电池原理分析即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时提能演练(十六)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