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案例分析分析一调整前:一、激趣引入出示4张卡片:0286读一读这个四位数,你能给大家摆一个四位数吗?读一读不过今天可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不速之客总是喜欢站到一个数字的右下方。瞧,他来了(从门口请出)。出示小数点卡片他可是像孙悟空一样本领大的很呢。他会站到哪里呢?先让他站到这里吧(个位的右下方),读一读这个数,不过他才没有这么乖呢,他到这里了。(成为两位小数)你还认识他吗?他叫什么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2、你想知道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相信你一定能努力学好。因为:我努力,我会学,我一定能学会!调整后:1、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你学过什么数?你还见过什么数?这节课我们认识小数。板书课题。2、你想学到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吧。对比分析:让学生参与制定对学习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参与学习评价,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你想学到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不但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具有学习的针对性,而且通过让孩子们说今天要学习什么具体的内容,问题由孩子们提出,孩子们感到研究和学习的是自己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而且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调整前,本意是想创设一个具有童趣化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感知整数和小数的区别,进而引出课题,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这样的形式并不能真正的吸引孩子们,反而把本该数学化的知识啰嗦化了。但是在调整后,教师言简意赅的问题: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你学过什么数?你还见过什么数?这节课我们认识小数。从而板书课题。又问:你想学到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这样的设计和教学,直接揭示数学的本质,真正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去掉繁琐、去掉一些浮华,舍弃形式化的东西,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到数学的学习情境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