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研究摘要:本文在充分借鉴企业成本管理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科研的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对医院科研项目成本核算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科研成本核算机制,能够真实反映医院医疗和科研行为的成本,从而促进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医疗科研行为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医院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研专项经费实行课题制管理,按项目进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全成本核算,并将预算管理、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与决算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是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管理,也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科研课题实现全成本核算是必然的趋势。一、国内外医院科研项目研究现状(一)英美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国外对科研项目成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以英美等国家较为科学且行之有效。为解决科研项目研究资金缺口问题,实现被资助科研机构经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精细化、透明化管理,从而计算出科研项目的全部成本,英国推行了科研项目全经济成本核算,包括直接产生的成本、直接归结的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将作业成本法原理以适当的形式运用于科研项目成本的归集和分析,主要体现了科研项目间接成本的轨迹和分配方法,包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房屋占用成本等的计算方法。美国有关机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对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则实行的是间接成本法,将科研项目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直接成本修正总额为基础得出间接成本比率,从而计算出科研项目的全部成本。(二)我国现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在科技体制改革后,我国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管理逐步向国际接轨。1999年,我国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对项目进行全成本核算。尽管国家各级政府对科研经费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少有关科研项目成本计量和核算制度方面的研究,对科研管理只是停留在经费管理的基础上,对科研成本的核算仅限于拨入的科研经费核算。另外,在科研项目立项阶段,立项经费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完成科研项目所必需的全部成本。纳入经费预算的支出条款仅限于直接费用,对于间接费用的补偿一般按项目经费预算的百分比提取,平均提取比例一般不超过5%,与科研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花费不符,实际支出经费要多于预算经费。而导致这种预算失真的原因是,国家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允许相关经费纳入科研项目预算。例如,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课题组成员,不得在国家资助的课题专项经费中重复列支。二、医院科研项目实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随着“科技兴医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意识的增强,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拨款及医院投入科研的资金逐年加大,医院在对医疗行为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同时,也需要准确地获取科学研究的全部成本。因此,对医院科研项目实行全成本核算,建立合理、有效的科研成本核算机制,可以促进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医疗科研行为的良性发展。(一)医院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医院作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完成,除了国家的资助外,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求高效率、低成本地形成科研成果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科研项目实行成本核算,引入与医院科室绩效考核制度同样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医疗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医疗、科研人员的主人翁精神,使广大医务科研工作者形成自觉节约医院各种资源的意识。(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方向。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大,国家各级部门对科技投入产出的统计和分析越来越细化,而目前医院科研项目的投入产出数据多数不能满足有关管理部门的需要。(三)医院会计核算改革的方向。大型综合性医院大多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很多医疗人员同时承担着各项科研工作,而由于现行《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仅对拨入科研经费和医院匹配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作了规定,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