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心灵的富翁安阳县水冶镇小东关学校王莉当今的初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面临着社会适应和社会学习的双重任务。他们必须适应学校和集体生活,并养成与之相符的社会规范意识和行为习惯。但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介入,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挫折、失败等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苦恼、难堪、嫉妒、怨恨、敌视等。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生力军,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尤其是成绩落后的学生。学生的成绩不一定能达到同一个水平,但学生的心灵应该在同一个高度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营造宽松氛围,扫除心理适应障碍活泼开朗,情绪良好,人际关系融洽,有较好的心理承受力,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要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给他们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教育环境,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家庭及学校的原因而导致学生自我封闭,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有相当数量。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容易形成这样的心理障碍,如不加以及时的纠正,就会给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中,更应准确地了解、把握学生心理障碍的度,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清除学生的自闭心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后进生自卑心理较强,自信不足,不敢面对同学和老师,同时有渴望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特别“关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经常找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如我班有一位同学,他本来是一名优秀的学生,由于生病而不得不留级,到我们班时由于心理上的落差和相对陌生的环境加之他本身自闭的心理使得他很不适应。他经常缺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变得沉默寡言。他要强和又没法释放的心理压力终于在一次和同学的小的误会中爆发了,他动手打了同学……。通过和他沟通了解,方知其父母离异,他跟妈妈住,而妈妈整天不在家,生活和学习上的无助使他没了依靠,觉得没人爱自己了,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人,无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急退,同学不喜欢他,所以自卑心理增强,导致于自我封闭,自暴自弃。于是我就亲自放学后跟他回家,去走进、帮助他的生活,让班干部在学校给他过集体生日,生日会上,他的眼睛湿润了,他不禁向同学敞开心扉:“我以为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孩子就没有爱,想不到还有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爱护、关心我……谢谢大家!”通过深入了解,我又知道他很会劳动,我就让他当班上的生活委员,经常和他谈心,指导他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对他的每一细小进步,我都及时在班上提出表扬。有时班上事情多,看他忙不过来,我便有意帮他一把;有时,学生不理解,不配合他的工作,还风言风语的,我又及时为他“撑腰”,使他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不仅改掉了原来的不良习气,成绩也直线上升,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多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同学们还主动地接近他和他做朋友,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友情的纯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位不善言辞的学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也融入到这个集体和大家和谐了,还被大家评为最佳劳动能手。由此可见,创设良好情景,营造宽松氛围,选准时机和场合,帮助学生变换所扮角色,让其显示潜能,展现特长,增强自信心,变被动为主动,成功时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拓展活动领域,提高心理耐挫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就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磨练出来的。现在的初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的教育阶段几乎是口里含,怀里长,过多的“小皇帝”,“娇公主”般的生活使他们早期的意志力和应有的“体能磨难”全被父母之爱抛到九霄云外,因而缺乏应有的心理适应能力,一遇挫折,心理上便土崩瓦解,不知所措,特别是一遇老师的批评,性格倔强的就可能与老师发生激烈的冲突,性格懦弱的往往会灰心丧气,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