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VIP免费

2024《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_第1页
1/11
2024《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_第2页
2/11
2024《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_第3页
3/11
2022《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整理的《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保藏。假期细读并与挚友探讨了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工作的本质》一书,收获良多,现与大家共享。什么是管理?管理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正如“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样,对于这个管理学第1页共11页的基本问题,每个人对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除了用安排、组织、领导、限制等一系列过程来形容管理工作外,管理就是管的有理。怎样才能管的有理?组织、环境、人的协调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政策、产业、组织内部环境的SWOT分析,这些都是使管理者管的有理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人们也常常这么形容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把管理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管理是渐渐从经济学的领域中分化发展起来的,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标记着经济学的开端,随后管理思想渐渐产生并从中脱离,从泰第2页共11页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至今,管理更注意于企业、组织,而经济学着眼于市场。长期以来,人们将在管理实践中的阅历总结起来,加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理论。因此,管理是当之无愧的科学。管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许多方面很难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可以由精密的理论加公式量化推导出来,正因如此,管理学才很难有一个标准的、公认的理论模式,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运用更是带有很强的个人因素。明茨伯格想打破这样一种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把管理的实质向前推动一大步,他借鉴综合了前人对管理的量化分析探讨,自己结合第3页共11页视察法和日记法,利用结构视察法对高管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定量的实证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他的这种做法在探讨管理方向上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让人们以一种更加实质化的形式相识管理,打开了对管理理解的另一扇大门。在他对管理工作的描述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对管理者10种工作角色的阐述,3种人际关系角色、3种信息传递角色、4种决策制定角色,不同角色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占有不同的比重安排,通过这一理论化、系统化的说明,让人不由得觉得管理真的就是如此,即使是很难精确界定的高层管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加以分析。可是,在通读全书、细致探讨附录(即调查数据整理)的第4页共11页内容后,笔者觉得这种方法也非那么严谨。例如:附录B展示了对五位首席执行官的探讨成果,在时序记录部分,探讨者排列了管理者案头工作、电话、会议、巡察等活动的时间支配。与卡尔森的领导日记法不同,明茨伯格把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从时序上划分而不是从内容上分类,这在种做法一方面避开了分类的`宂乱,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调查的精确性。因为不同领导者对相同工作的归类存在相识偏差,不同的调查人员也可能会把同一工作归到不同的类别,这就加大了领导日记法的分类难度,针对繁杂的管理工作,如何简明扼要地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同时精确相识并归类各项日常工作,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明第5页共11页茨伯格奇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利用时序记录法对工作按时间进行归类,这比日记法和视察法又更进一步,因为时间可以统一度量。但是,这样的方法同样存在相识和界定的问题,明茨伯格自己多次在书中提到,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的活动,这使得管理者常常在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在进行管理工作(不管是在思索还是行动),长期以来的工作模式、管理工作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始管理者们无法摆脱那个给了自己权利与地位的身份,他们的头脑已经习惯了不断搜寻新信息,已经停不下来了。那么,管理者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的许多管理活动就难以记录,因为管理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在进第6页共11页行工作,就不行能把其作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反馈给调查者。或许这可以说明为:调查只能做到尽量精确,可是,这又与调查者的目的相悖,即调查是为了精密记录管理者工作从而得出系统性结论应用于管理实践。明茨伯格认为,组织须要一个介于计算机构建的正式系统和管理者自行设计的非正式系统之间的系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管理工作的本质》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