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谭春燕NursingforComplicationsofArterialCatheters:ALiteratureReview∥TANChunyan摘要:综述了动脉留置导管主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重视对动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率,达到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动脉留置导管;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管痉挛;感染;局部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152(2009)0620090203DOI:10.3870/hlxzz.2009.06.090作者单位:桂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桂平,537200)谭春燕(19832),女,中专,护士收稿:2008207226;修回:2008208218动脉留置导管已广泛应用于ICU,为危重病患者提供迅速、直接、准确的血压数据;并能应用于呼吸衰竭需频繁抽取血标本行血气分析的患者,减轻反复动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虽然动脉留置导管的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仍可能出现导管堵塞、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影响导管的使用及增加医疗费用。为了避免以上问题,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综述如下。1导管堵塞1.1原因导管堵塞是导管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非感染性并发症,可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非血栓型导管堵塞主要是机械性因素,占导管堵塞的42%[1]。血栓型导管堵塞由血栓形成引起,血栓形成是有创动脉测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桡动脉置管时发生率为25%~50%[2]。导管相关性血栓又可分为外在血栓和内在血栓。前者是血管壁血栓;后者根据血栓形态和部位分为腔内血栓、导管顶端血栓和纤维素鞘[3]。谢红英等[4]报道,480例中5例发生了完全性导管堵塞,10例不完全性堵塞。完全性堵塞表现为阻力大,回抽时无回血;不完全性堵塞表现为冲管时通畅,回抽时无回血。其主要原因是未定时用肝素液冲管或间隔时间太长、患者处于高凝状态等。现在一致认为血栓形成主要与置管时间、导管类型和血液高凝状态,肝素配制浓度低,动脉系统是高压系统等因素有关。据报道,血栓形成与置管时间成正比,置管时间>40h,血栓形成达60%;20号聚四氟乙烯导管血栓形成率小于18号同类导管;持续性冲洗小于间歇冲洗[5]。重症休克、高凝状态、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血栓形成机会比一般患者高3~5倍。患者过多活动而导致导管出现回血也可引起导管的血栓形成[6]。1.2预防与护理保持导管通畅,避免置管部位受压、屈曲。密切观察血压的波形,定时检查管道,若出现变化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但不可过分依赖仪器,严密观察患者置管肢端皮肤颜色、温度,甲床颜色,出现肢端苍白等缺血现象立即拔除导管,不可强行冲管[7],必要时紧急手术探查,取出血块挽救肢体[8]。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穿刺时动作轻柔,争取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5]。导管留置过程中,常规予以低分子肝素盐水持续泵入,国内外已见采用低分子肝素封管或持续冲洗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的报道,均认为其有效且安全[2,9210]。2导管脱落2.1原因导管脱落多是因为导管固定不牢固或肢体未进行约束,或患者烦躁、躁动,自行拔除导管[4]。此外,导管脱落还与季节有关。冬天皮肤干燥,固定的胶布易脱落;夏天胶布固定处皮肤常会发痒,易引发患者用手抓挠[6]而致导管脱落。2.2预防与护理将导管妥善固定,用透明膜粘贴后,再用布胶布加固;穿刺肢体应用约束带约束;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配合;对烦躁患者除了加强肢体约束外,可适当给子镇静剂;且护士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定时检查,防止导管松脱[4]。动脉留置管接头应用旋锁接头,尽量不用普通接头。冬季套管在被子下面不易观察,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意外[5]。胶布脱落要及时给予重新固定,加强防护,多加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血管痉挛3.1原因血管痉挛多在穿刺时发生[4,11],可能是冬季温度低,再加上反复用未加温的肝素盐水冲管,冲管时速度太快,进针角度过大等原因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引起缺血、疼痛。3.2预防与护理注意肢体保暖,冲管时速度不能太快;穿刺进针角度不可过大,针与皮肤角度呈15°~30°,以免刺入动脉后不易置入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