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课文──在复述中创新象州县石龙中心校冯科莉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束缚,在操作过程中缺乏某些理论知识,存在形式主义倾向,这是自主性学习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教学方法上,仍是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注入式、满堂灌;在教学形式上仍是强调整体化、标准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知识传授。尤其在教育内容上,与实际脱节,陈旧老化,不重视把最新信息传授给学生,更不重视培养学生对旧知识和未知知识领域的怀疑和探索精神,不重视技能的培训。教师主观地认为是关键和难点就着重讲,教师得意的内容就放开讲,效果往往不理想。说心里话,作为语文教师,真想让学生把每篇文章都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可是,如果所有的文章都让学生背诵下来,无疑太费时了,可操作性不强。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尝试让学生复述课文呢?所谓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心理学家费洛伊德和埃里克森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到:游戏可帮助儿童工作,通过内在动机(来自思想、观念)和限制性作用(来自环境和超越)之间的矛盾,借以发展较大的只能以应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需要。我们不妨开辟一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游戏乐趣的活动课堂。内容形式完全由学生确定,这样可以避免形式上的单调、内容上的不切实际。就活动的开展而言,形式上有:演讲、辩论、诗朗诵、读书报告会、经典影片大讨论、时事纵横谈、说说你我他(她)等。涉及的内容有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环境等方方面面。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我们没理由不去相信我们的学生。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指出,复述是让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的一把钥匙。因为复述时往往加入了主观的理解,有创造性思维蕴含其中,它不仅仅是一种练习说话的方式,更是促进学生书面语言长时记忆的途径,是扩大学生语言内存的有效手段。这种创造性的背诵积累方式既缩短了所花时间,效果或许更优于背诵。复述课文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复述方式。我认为高年级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是比较适宜的。创造性复述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深化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充实内容。这符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利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复述呢?一、课文补白,扩展复述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着可以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白点,我就抓住了这些点做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文补白,进行扩展复述。人教版《金色的脚印》一文中就有几处课文补白点,我就进行了如下的扩展复述:补白:通过老狐狸的努力,锁住小狐狸的木桩被啃得很细了。复述补白:老狐狸是如何营救小狐狸的?补白:正太郎掉下悬崖,老狐狸救醒了他。复述补白:老狐狸是如何救助正太郎的?补白:狐狸一家告别正太郎,跑向树林深处。复述补白:憧憬狐狸一家未来美好的生活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加上了这些内容,无疑复述更生动丰富了。二、改变结构,变叙复述传统课堂讲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面对教师脸上流露出的也多为惧色。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之一。之所以为师正如韩愈所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就某一问题要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哪怕学生犯错,也不要声色俱厉地去呵斥学生,而应循循善诱,讲道理晓是非。其实这样做,我们保护的不只是一个孩子,更是所有孩子天真大胆的心灵。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进行复述。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采用的是倒叙写法。复述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述。又如《穷人》一文,可以尝试让学生先复述渔夫回家看到西蒙家的孩子睡在自己家里,然后通过桑娜的回答把为什么收养孤儿的前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