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二中实验观摩课心得体会金洞初级中学李志强参加县师训教研中心化学学科2014年12月12日在县二中召开的全县化学教师化学实验教学研讨学习会,通过这次研讨会的交流学习、听课对我的实验教学模式启发很大,受益匪浅,听取了授课老师优秀的课堂教学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想和反思。这次实验课展演,很明显的是采用多媒体环境,为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本节课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在县师训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分别听了二中的荆新武、吕河初中的栗时枝老师同课异构《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展示了不同的实验教学风格,第三节课听了白柳初中陈德谦老师的授课《燃烧和灭火》,展示了课堂演示实验的精彩之处。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课的开始,首先出了一个谜语让学生以去破解谜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学生自己的猜想“罩内高低蜡烛谁先灭”,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共设计了多个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石灰石、小木条、自制灭火器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课件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二、幽默的教学方式、开放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幽默的教学方式、开放的作业,是使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主题资源和其它途径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评析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第二道作业题,是让学生将抽象化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这个过程,既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完善,又是对它的复现,也有助于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记忆,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道题均为开放的弹性的作业,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可喜的是,有的对二氧化碳的功与过做了系统的评说。每一个化学实验都是学生用心完成的,都浸透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深深地爱,都令我惊喜不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