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有时,适时的介入是“守望”这次的随笔要从一个活动说起……今天的体育区域活动是在综合区进行。综合区内刚投放不久的木块、木板、轮胎、梯子等极具自然形态的低结构材料十分吸引幼儿。准备活动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的自主玩起来。有的用木块搭,有的用轮胎滚,有的用梯子抬……可是过一会儿,邓舒少的玩法吸引了我目光。只见他吃力的想将两个轮胎叠起来,可是尝试两次都没有成功。我正想要不要去帮助他的时候,舒少却主动请身边的两个小朋友帮忙,成功的将两个轮胎叠起来。接着,几个小朋友又去搬来一个梯子,一头靠在轮胎上玩起了“爬梯子”。只见几个小朋友弓着背,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然后从轮胎上跳下来。看到这么好玩,好几个小朋友也过来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是安全的!看你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我心里暗暗想,但也加强了对他们的关注。果然不辜负我的期望,小朋友们玩了一会儿,其中的宋怡玮就大声的建议说:“我们搭座桥吧!”这一建议得到了小朋友们的一致认同。只见他们一个个都动起来,很快就搬来了两个轮胎放在了梯子另一头的下面,一座“桥”就搭好了。孩子们觉得还不够长,又搬来两个轮胎和一个梯子将“桥”延长,两边还又斜搭了两个梯子。我被这座“雄伟”的桥震惊了,也为自已的“守望”暗自欣喜。见有些地方没有靠牢,我赶紧走过去帮忙,也对他们大胆的创意进行了赞扬。这座桥吸引了班里的许多小朋友,一个个排好队,弓着背爬上去,一步步的走过长桥。有些小朋友走得颤颤巍巍的,让我在旁边看得十分担心。就想着在旁边扶他们过桥,可勇敢的孩子们却都不愿让老师扶,快要站不稳的时候就轻轻的跳了下来,重新又来……这是今天发生在体育区域活动中的一个真实情景,有些冗长杂乱,但却让我想到了很多,其中闪现最多的词就是“守望”。一、“守望”,激荡起创造火花且不说孩子们在一开始进行体育区域活动中,充分的运用了各种材料,想到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单看这座“桥”的诞生就激荡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创造的火花。《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时尊重和保护其实在就在科学而智慧的“守望”中,充分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探究与尝试,想象与创造中快乐的学习。二、“守望”构建“社会”,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杜威曾说过“学校即社会”。这里,我用“守望”构建了幼儿社会。孩子们在“社会”里思维激荡,学会创造;在“社会”里学会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雄伟”之桥;在“社会”里学会遵守规则,排队上桥。在这个“社会”里通过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也让孩子们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遵守规则,促进了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三、“守望”即信任,相信幼儿,放手飞翔在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小朋友在桥上走得颤颤巍巍的,让老师十分担心,害怕幼儿从上面摔下来。可他们不让老师扶,快要站不稳的时候就轻轻的跳了下来,重新又来。在“扶”与“放”之间,我也曾犹豫。其实我们只要做好保护措施的同时,要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飞翔。“温室里长不出参天的大树”,幼儿“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等良好的品质就在“守望”中飞翔。有时“教师适时的介入”其实是“守望”,尊重幼儿主体,构建主动氛围,提升学习品质……就这样“望”着孩子们身心和谐的健康成长。姓名:郑爱萍学校: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联系电话:1588138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