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诗体作品诗人流派风格、语言特点备注周朝西周至春秋四言诗《诗经》章法复沓,回环往复,双声叠韵,修辞巧妙,韵律和谐《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地方民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战国《楚辞》屈原(代表)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称这种诗体为“楚词体”或“骚体”。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汉代五言诗《东门行》《妇病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有所思》《上邪》《陌上桑》《焦仲卿妻》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且时有真率稚气汉乐府产生和汉代音乐结构——乐府关系密切。秦汉立乐府,乐府真正繁荣自汉武帝开始。它的职责是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后来人们便把乐府所采集和演唱的民歌叫做“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五言诗《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诗境清远平和它们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诗品》)魏晋建安时期五言诗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语言疏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称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在内容之深邃和艺术之精湛两方面,均超迈前人,钟嵘《诗品》誉之为“诗中之圣”正始文学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竹林七贤嵇康:诗文均愤世嫉俗阮籍:比兴象征的手法,隐晦曲折,意旨深远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西晋《咏怀》诗八首左思能辞情慷慨,风格遒劲西晋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把历史现象和个1人遭际融为一体,批判当时的门阀制度,倾吐寒士的不平东晋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咏怀诗:《饮酒》《杂诗》《读山海经》陶渊明出语平淡,不事雕琢,风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统一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尽力的友谊。后人称之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谢灵运诗句含义深邃委曲,语言富艳精工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山水诗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往往能真切地描绘出山水之美,叙事、写景、说理兼长。南北朝方位划分南方五言四句《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和“西曲”,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北朝《木兰辞》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时代划分刘宋描写更加工细,用字更加琢炼刘宋诗坛的一般趋向是更重隶事,也就是好抄书用典。刻画山水成为重要的题材七言歌行鲍照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法制度的不满。他创制了七言歌行五言四句短诗谢朓合律性高,出语天然,情味深长南朝后期《拟咏怀》二十七首庾信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虞信后期诗歌深切的表现了故国乡关之思、羁身异域之痛,以及屈身从仕异国的愧耻不安的心境,由浓艳而刚健,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唐初唐五七言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