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5篇观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一“百名红通”头号通缉对象杨秀珠,外逃13年7个月,声称“死也要死在美国”,为什么最终回国自首。“百名红通人员”第1号杨秀珠。在外面,这个苦楚,你们在国内的是领受不了的,我们在外面是知道的。闫永明,“百名红通人员”第5号,在新西兰化身当地富商,而“百名红通”的公布让他的真实身份、涉嫌犯罪的历史都公开曝光,置于舆论和公众的审视之下。新西兰警察总监迈克·布什。新西兰坚决不会成为腐败分子的避风港,不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许超凡,建国以来最大的银行资金盗用案主谋,外逃美国17年最终被遣返回国。“百名红通人员”许超凡。都是在不断地逃亡之中。待一段时间,然后就觉得这个地方不行,很危险,要再到一个地方。《红色通缉》是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反映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五集纪实专题片,通过对“百名红通人员”杨秀珠、乔建军、许超凡等15个案例的剖析,通过对有关国家外交部长、警察总监与国际组织官员等人的采访,讲述了国际追逃追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杨秀珠案”,作为“百名红通人员”头号嫌犯,杨秀珠的自首,无疑给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注入了强心剂。下面就是我的《红色通缉》观后感:杨秀珠是腐败官员外逃的一个典型,自媒体披露杨秀珠外逃的信息后,大量贪官外逃的消息被媒体曝光,人数之多,席卷钱款数额之巨,影响之坏,一度令普通民众摇头叹息,人称“杨秀珠现象”。中国司法机关对外逃贪官的追逃追赃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关国际合作亦相继展开。以杨秀珠为例,她从香港出境,先后逃窜至新加坡、法国、荷兰、意大利。美国是杨秀珠亡命天涯的最后一站。其间,杨秀珠还向法国、荷兰等国先后提出“避难”申请。杨秀珠一路逃窜,不停向所到国第1页共9页家提出“避难”申请,均被相关国家一一驳回,逃到美国仍然如此,谁都不愿意接手这块“烫手山芋”而使本国形象蒙羞。杨秀珠归案是中美反腐败执法合作的重要成果。杨秀珠外逃美国后,中方通过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反腐败工作组渠道向美方提出协助遣返杨秀珠的请求,并提供了相关证据和线索,美方遂将其逮捕并羁押。2014年12月,杨秀珠案被确定为中美5起重点追逃案件之一,双方指定专人,集中力量突破。中美联合工作组多次开展实地调查取证,杨秀珠涉案资产被依法冻结和追缴,案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杨秀珠的归案,再次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决不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再次证明海外不是法外、外逃不是出路,腐败分子想躲进“避罪天堂”是痴心妄想。中央追逃办负责人重申,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永远在路上,在逃的腐败分子必须认清形势,放弃幻想,早日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目前,从中央到省市三级均设置专门的追逃机构,配强包括律师在内的追逃执法队伍。追逃大氛围一变,工作小气候跟着变,各级追逃机构和队伍开始高速运转,国与国之间尤其西方国家与我国不同的司法制度和法律制度等追逃的“技术性障碍”,被迅速克服或扫除。在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我国海外追逃追赃和中外合作的齿轮箱运转越来越顺滑,接下来将有更多外逃贪官回国受审,彰显法律的尊严和反腐败斗争的巨大威力。观看《红色通缉》心得体会二通过观看《红色通缉》,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反腐的决心与力度,在《红色通缉》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XX市花都区政协原主席王雁威涉嫌受贿一案。1996年至2013年间,王雁威非法伙同妻女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约3571万余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王雁威带动全家一起贪腐的家风最终将自己陷入犯罪的深渊。近年来,贪官案的破获可谓大快人心,以权谋私、利欲熏心的官员将亲自摧毁了信念的围墙,迈向监狱的大门。而在这背后,也是无数家庭的悲痛。王雁威非法伙同妻女收受他人财第2页共9页物折合人民币约3571万余元,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震惊,我们不清楚他的妻女是在他的影响下被金钱的诱惑打乱了生活的方向,还是妻女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将他推向了受贿的道路。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