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观摩谭金艳《分数的初步认识》赛课后反思VIP免费

观摩谭金艳《分数的初步认识》赛课后反思_第1页
1/2
观摩谭金艳《分数的初步认识》赛课后反思_第2页
2/2
观摩谭金艳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后的反思田阳县洞靖乡洞靖中心小学庞向前2014年11月27、28日,我和学校12位数学教师共13人一道有幸参加在田州镇中心小学举行的“田阳县2014年小学数学科整体推进县域课堂改革评比大赛”观摩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检验我县自2013年4月立项以来,各学校对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以及提升各学校的校本教研整体水平;并传帮带年轻教师,使之快速成长。18位选手年龄都在35岁以下,有几位选手才有三个月的教龄,可是这些选手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使三尺讲台激情四射,精彩纷呈。18位选手上课的风格各有千秋,驾驭课堂游刃有度,教学水平进步神速,尤其是田州镇中心小学的谭金艳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以下3个优点值得我去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谭金艳老师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蛋糕。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谭金艳老师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她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3、利用EEPO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觉创新、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得以培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谭金艳老师尽可能地创造多形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她在教学中利用EEPO的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整节课来,运用大卡、小卡,给学生在小组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展示汇报,最后还让全班学生进行大动浏览,对其他小组的大卡展示的结果进行适时评价,在学习分数的活动体验中得到了充分深刻的认识。整节课,在短短的30分钟里边,全体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乐学、易学,教学效果显著。今后,我一定将本次观摩学习活动得到的好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大胆创新,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提高。2014年12月3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观摩谭金艳《分数的初步认识》赛课后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