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画图”单元课堂教学初探池州市贵池实验小学赵燕[摘要]“画图”单元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学习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以技术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究和创造,形成对技术、信息化生活的感性认识呢?画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画图”是Windows自带的软件,它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功能基本能符合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系统的策划,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课后及时归纳和总结,以“画图”单元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画图自主学习探究创造“画图”单元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学习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Windows、鼠标、键盘的认识等基础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以技术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探究和创造,形成对技术、信息化生活的感性认识呢?画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画图”是Windows自带的软件,它操作简单,界面简洁,功能基本能符合学生的需求。小学2013年度池州市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论文参评论文那么如何对“画图”这一单元进行有效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课堂的教学流程进行了系统的策划,课堂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课后及时归纳和总结,以“画图”单元的有效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经验和策略。一、情趣:技术与生活的链接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设计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这是教学的第一步。“画图”单元的每一课教学,我都会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创设情景,或上课伊始故事激趣,或操作过程动画演示,或设置悬念引发联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带着积极的情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巧手绘出机器猫”一课中,我创设了播放“哆啦A梦”的主题曲来引导:课件播放“哆啦A梦”的歌曲(可根据不同时段,学生对动画片、玩具等关注热点的不同调整)“今天,我们的课堂上请来了位客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同步动态出示机器猫图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课堂中来,他们很兴奋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是“哆啦A梦”。”然后,我又接着问:“噫,你们喜欢它吗?想拥有它吗?”“嗯,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自己动手把它带回家,帮助你们完成你们想要完成的愿望。课件同步出示课题:7课巧手绘出机器猫。顺利导入新课。同样,在画图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设置生活化的情境,比如:让同学们和大头儿子比赛谁画得好、让小头爸爸来夸夸有创意的同学、卡车不够用了还要添一辆什么车等等富有儿童生活气息的人和事、情和景,带领学生从生活走向技术,从具体走向抽象,最终对技术本身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二、自主:技术与能力的交互点1.自主探究,重心下移中实现差异互动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画图技巧是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掌握知识和技能归根结底只是载体,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学习的需求,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爱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解、示范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步骤,学生跟着模仿练习一遍。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讲解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大都心不在焉,对老师的讲解没有主动倾听的需求,有的学生在玩显示器上的按钮,有的学生在玩鼠标,还有的学生摇晃着板凳。这些现象促使我反思:三年级学生普遍爱表现、好动手操作、注意力持久的时间短。这是由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如何能更好地顺应孩子的天性,又引领学生积极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呢?课堂上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没有“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