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实施方案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实施方案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 )的通知精神,做好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制订本方案。一、目的任务目的:1、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度融合。2、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3、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水平。4、促进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产业和科研事业的进展。任务:1、充分展示和沟通各地有制造性、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典型案例。2、充分展示具有学校有用经验、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富有创意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产品和服务。3、充分展示和沟通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4、充分展示为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和进展开发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二、主题“普及、探究、融合”----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三、展演内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应用成果展演内容,要充分体现普及性、变革性和创新性。(一)各省综合成果展区“综合成果展区”以三类成果为主。重点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侧重区域教育信息化进展成果,兼顾省级教育信息化进展综合成果。参展案例应力求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性、适用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1、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优秀成果各省(区、市)遴选并展示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的突出优秀案例成果。梳理、总结和提炼各地中小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层教学、双语教学、有效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校本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等各个层面上所取得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教学应用成果。这些成果应能够清楚有效地在改变中小学的教与学方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体现出特色。2、地市或县市级区域在普及、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教学应用成果。各地市或县市根据当地信息技术应用的进展阶段,从以下内容中精心遴选 1-2 个能够凸显区域性教育信息化进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特色、亮点和应用效果的领域,总结教学应用成果和优秀案例: 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成果应集中体现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本地区教育公平与均衡,网络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区域(跨区域)网络教研,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