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字词背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三国演义》1.背景介绍: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互相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他们联合抗曹时发生的。2.人物简介: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诸葛亮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洲,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周瑜简介:周瑜,字公瑾,三国时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破荆州。诸葛亮过江游说成功,孙刘联盟。周瑜率水军于赤壁大破曹军。鲁肃,字子敬,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死后,总督东吴兵马。鲁肃简介曹操简介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汉献帝时为丞相,后建立三国时的魏国。妒忌曹督甘鲁延幔(cáo)(dù)(jì)(忌妒)(曹操)(màn)(帷幔)(dū)(都督)(忌妒)(nǔ)(yán)(ɡān)(粗鲁)(甘愿)(迟延)私寨擂呐援丞(yán)(支援)(sī)(私自)(chéng)(丞相)(zhài)(水寨)(léi)(擂台)(nà)(呐喊)1、草船借箭的原因是什么?2、找出第一部分中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在小组里读一读。从他们的对话可看出他们的为人分别是怎样的?1、“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2、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借箭原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思考:读读故事内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准备借箭——雾中摆船——擂鼓诱敌——满箭而归按课文意思填空。1.周瑜很()诸葛亮的才干,用()来为难诸葛亮。这是草船借箭的()。2.诸葛亮用()的妙计来对付周瑜的暗算,这是草船借箭的()。3.诸葛亮如期(),周瑜的阴谋(),这是草船借箭的()。妒忌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起因草船借箭经过交箭失败结果请你欣赏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知天文)大雾漫天在大雾中把许多草船连成一排在大雾中逼近曹营受箭诸葛亮鲁肃在船内饮酒取乐(懂地理)◎“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北吴曹(2)识曹操◎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1)识鲁肃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识人心)诸葛亮能成功借箭的原因:①识天文:他预料到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②懂地理:他会利用地形,顺风顺水回到南岸;③知人心:他知周瑜用心险恶、知鲁肃忠厚守信,知曹操生性多疑。北吴曹口语训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请简单说说你对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