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重庆一百个建议慢慢读VIP免费

刘重庆一百个建议慢慢读_第1页
1/3
刘重庆一百个建议慢慢读_第2页
2/3
刘重庆一百个建议慢慢读_第3页
3/3
多读书勤反思促进步----再读《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有感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刘重庆好书会常读常新,《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好书之一。刚毕业参加工作时候,读的时候是一口气读完,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情怀和丰富的经验所感动,下决心“给自己一个耕耘的田地”,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因此,激情于教育事业,不断追求,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着。再一次阅读,是电子版的,当然那本文本的依然在书柜上,略沾了灰尘。与学生对话近二十年,利用暑假再一次读它,是慢慢的,在品。虽然现在教育境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国情也不一样,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说说容易做做难。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好好体会万校长的良苦用心,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前几天读到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教授谈到学习的境界,分为四个等级:(1)被动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是,作为学习的主体个人,是被动接受外界给予的知识,对于知识基本没有产生渴望或饥渴之感。学习目的也不明确,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需要学习。这类群体,一般感觉是外界要我学习我才学习的。(2)主动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是,作为学习的主体个人,除了被动接受外界传授的知识外,还产生了对知识的热情,内心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能回答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类群体,一般能主动确定需要学习的目标,然后利用可以利用的学习条件,来达到自己追求的学习目标。这类群体的学习范围,已经超过外界指定的学习范围。(3)学以致用----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是,能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成功用于工作或生活中。(4)产生思想----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是,能用学到的知识,来反思已知知识的不足,从而提出全新的观点,哪怕这个观点仅仅是对自己是全新。反思自己,还真是做得不够,教书这么多年,还不能算是个读书人。这次读《给教师的100个建议》,深有感触呀。我认为在学习的时候要加强反思。走学习和反思相结合的道路,促使自我的进步。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培养明天的孩子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加大学习的面,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刘重庆一百个建议慢慢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