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观龙湾小学芮文科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传统教学到高效课堂教学,在课改的道路上一路摸爬滚打,我一直在思索着高效课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教什么?一、数学教学应该教思想、教方法。(1)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这是数学应用价值的具体体现。如彩票中奖的概率与投资收益,租车方案的最优化设计等。(2)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后,或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在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a.现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较人教版相比体系性不是很强,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将整个教材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并且分解贯穿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三个学段中。因此,教材设计的弹性空间较大,教学内容看似较少,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高。它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一些重要的结论需要通过探究归纳才能得到,所以教师必须整合教育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改进教学法,才能切实保证教学的实效性。b.倡导“快乐学习”是新课改一个重要的理念,学生在主动探究新知形成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味到了成功的愉悦(情感态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就是对“快乐”学习的最好注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深入研读教材,把握重难点;认真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导学案。以学生的预习反馈和提出的问题为主线,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评价。(3)教材教学的内容编排是渐进式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运用转化的思想大都能解决本节课的问题。如教学12×5(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学生就可以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5=50,再用2×5=10,50+10=60,最后得出12×5=60.在此基础上,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算法,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水到渠成的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再如,学生在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运用类比的思想可有效地解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又如,可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路程问题等。(4)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个性化艺术性的劳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吸收创新,鼓励教师彰显个性,不断推进教学健康和谐发展。二、解读语文教学的内涵我对语文的理解是: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学的统称。语言是用来交际的,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特别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零”距离对话,以读促思,以读促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切忌教师肢解课文,将原本一篇漂亮的美文分析的死气沉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文断句,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文章的主旨。教师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找出中心句来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点拨各种文体的特点和结构等。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初读、精读、再读等方式全面把握文章的内涵。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教材及课外阅读中的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育人性,同时又是我们习作的范本。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按“主题”单元设计,内容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要渗透育人教育,让语文教育教学变得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