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在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重新再活动实践中进行再次的实践检验。(2)文献资料法。整理收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梳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理论资料,应用于研究活动的开展。(3)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之初,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进行前期调查,分析得出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总结阶段,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后期的调查测量,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地进行归纳和分析,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指导教学实践。开展方式和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12---2014.1)1、确定课题研究内容。2、制定课题实施计划。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2--2014.6)1、调查阶段(2014.2--2014.3)(1)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走访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2)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加以分类和总结。2、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性研究阶段(2014.3--2014.4)(1)对各层次学生群类进行分类研究,从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因素等各个角度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状况及成因,提出对策。(2)写出“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低效的现状及成因”研究报告。(3)提出“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具体策略。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施阶段(2014.5---2014.7)(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研究,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合作学习。(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8---2014.9)整理研究资料,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七、课题预期成果与呈现形式:1、课题研究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结论与反思。2、课题研究论文:《小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展方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组织灵活多变的小组活动方式,有效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游戏竞赛法游戏竞赛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语言交际场合,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用英语交际。从心理学角度看,游戏是符合孩子们心理发育的特征。他们对游戏极易产生兴趣。通过小组游戏竞赛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2.小组对话表演法小组对话表演法是指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的对话合作编写新的对话,并要求每组成员把自己编好的对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最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3.小组记忆法小组记忆这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单词。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以4人为单位的小组,每天由1号同学给其他三位同学进行听写,并及时给予批改和记录成绩,第二天由另一位同学负责听写,这样按顺序轮流进行互相听写、互相批改。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又节省了教师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4.小组交错学习法。交错学习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组内其他同学,从而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5.组际交流学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