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教学目标1.知道元素的含义,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4.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从下面汉字表示的元素名称中,你能观察到什么规律?以各种不同的部首偏旁的汉字来给元素命名,固然比较形象化,但是书写十分不便;若在不同文字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则尤为困难,怎么办呢?这节我们来学习更简单的表示元素的符号。二、新课教学1.元素符号假如一个不熟悉中文的外国化学家来中国进行了学术交流,要在实验室做一个实验,面对众多标有中文名称的药品,他能怎么办?借用一个情景,引出元素符号,进而讲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含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将十分麻烦。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用Cu表示铜元素,Cl表示氯元素,Ca表示钙元素。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元素符号“O”既表示氧元素,又表示氧元素的一个原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表3-4,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用语,它是学习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是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中采用陈述、复现的方法,效果较好。完成上述步骤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资料卡片”,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最先研究元素符号的是道尔顿,他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随着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这种符号不便于书写和记忆,未能广泛采用。2.元素周期表简介(1)元素周期表出现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思考问题。超级市场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构成的,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2)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通过化学史,介绍门捷列夫,使学生了解门捷列夫对科学的贡献。然后引出元素周期表,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表中一些数字的意义。了解元素周期表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练习使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为了便于查找,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做了分区,并标上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探究: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教师指导学生结合附录(元素周期表)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探究”。第一题:教师可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观察氧、铝、铁等元素,引导学生看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观察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要适时总结。第二题: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通常都是以什么元素开始,再过渡到什么元素,最终止于什么元素。学生水平较高的班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电子层数与周期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与主族的关系等,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它为什么叫周期表。练习: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