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中考题集锦一、关雎中考题集锦1,《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3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答案;1抒发了男主人公求偶不得的痛苦,求而得之的喜悦2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3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其动作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三、相见欢(景物景象描绘)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副怎样的景色?2、“无言”和“独上”描写了词中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哪个词是传神之笔?请说说它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离愁”是抽象的,难以言状的,为何词人能将它写得如此真切、深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时间是,季节是。6、这首词写景简练而有序,“”一句是写仰视之景;“”一句是写俯视之景。7.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其感情基调可用来概括。8、“剪不断,理还乱”是以麻丝比喻愁思。这样写有什么妙出?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1)妙处:(2)新意: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11、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三、试题答案:该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解析内容如下:1、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景物景象描绘)2、“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3、“锁”字为妙,他是写实和写虚的完美结合。看是的时候还要看作者的身世的。写实是被软禁,写虚就是惆怅无处发泄。4、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用了一个比喻,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别是一番滋味”,亦即稼轩词所谓“欲说还休”,可见词人体验之深,愁情之苦。5、西楼;夜晚;秋季。6、月如钩;寂寞梧桐庭院锁清秋。7、愁苦之情;“愁”字8、用“丝”写“思”的谐音,形象地把“离愁”这种抽象的感情写活了,写出了一种非常深切的人中感受。内心的烦乱(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9、用来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10、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11、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11.(1)孤独寂寞(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3分,其中(1)题1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相见欢》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