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敬畏心得体会·学习《敬畏、感恩、知足—抵御腐败的内在素质》心得体会6月14日学习了《敬畏、感恩、知足—抵御腐败的内在素质》一文,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大量典型腐败案例深入的剖析,这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法纪意识淡漠甚至丧失,无视党纪国法,身居领导岗位,内心却对党和人民无一丝感恩与责任。私欲膨胀是他们走上腐败道路的内在因素,我们应当引以为戒,要在内心充满敬畏、感恩、知足。只有敬畏了才不敢腐败,感恩了才不去腐败,知足了才不屑腐败。所谓“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指对某一事物又敬重又畏惧。其中,“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古人云:“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各级干部是引导全处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社会赋予了相应的职责和权力。在大胆工作、积极进取的同时,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做到头脑清醒,如履薄冰,尽量减少或避免权力运行中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流传着许许多多知恩图报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感恩的美德,展示着感恩的圣洁,诠释了淳朴的民风。王怀忠案、韩桂芝案等腐败案件深刻的告诉我们,如果对党和人民没有感恩之心,就会认为奋斗了就该享受,就该索取回报,这样势必会让自己物欲膨胀,挖空心思通过不正当手段聚钱敛财。我们只有胸中常怀感恩之心,才会不断涌动责任、回报、知足、温暖和善良情怀,就会对手中的权力和肩负的责任有一份由衷的敬畏,珍惜拥有,牢记使命,不负信任和重托,励精图治,成就伟业。第1页共2页知足就是知道满足,知道满足就是宽容,宽容就是心胸宽广,胸怀坦荡,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不计较眼前暂时的个人利益,而是看长远的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腐败分子究其内因,就是欲望太大、太高、太强烈。为满足欲望,就会不择手段地去贪、去争、去敛,最后身败名裂、人财皆空、家破人亡。只有常怀知足之心,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工作做好。知足是和谐社会的缕缕清风,感恩是和谐社会的融融暖意,敬畏是和谐社会的坚硬柱石。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知足之心,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能转化为力量,不断开拓创新,为**市三年跨越工程顺利实施,为路港公司做大做强贡献自己应有力量。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