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利用海底世界的精彩图片、美丽情景进行激情导入,让孩子们去神秘的大海看一看,然后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热带鱼的外形美、色彩美和花纹美,让学生在不同鱼形、不同色彩、不同花纹中总结鱼类的共同点——身体结构组成。紧接着出示民间鱼形剪纸纹样,让他们回忆在哪里见过这些鱼形,说说这些鱼形剪纸有什么寓意,老师通过讲解中国民间剪纸文化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欣赏民间鱼形剪纸,培养孩子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在欣赏完民间鱼形剪纸后,老师随即拿出自己制作的剪纸鱼形,先提醒学生观察鱼形身体结构特征,引出对称鱼形概念,然后让学生上台自己检验其它几个鱼形是不是对称鱼形,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格外高涨,这时我引出对称概念。当孩子们对对称概念学习之后,我紧接着出示一组剪纸鱼形,让先观察然后分组讨论,找一找哪些鱼形是对称的而哪些是不对称的,结果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找出了答案,就叫了第一组学生就回答得完全正确,孩子们学习得很轻松,我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同学们的情绪也十分愉悦。紧接着我动手剪纸示范,一边制作,一边讲解。很快鱼形剪好了,我拿出了事先画好的海底世界底图,把刚才制作的鱼形贴在画里,紧接着问“你们想不想和老师比试比试?”,在孩子们欢快的呼叫声中,让他们拿出自己的纸、剪刀、笔,开始布置作业,提出作业要求并进行温馨提示。海底世界是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孩子们充满了无限热爱和遐想,可是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过度捕捞,我们的许多海洋生物今天都面临着灭亡的危险,在结束小结时我提出保护环境、保护鱼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捡起我们桌面上和脚下的纸屑把它们带回去。总的来说,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和热情,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和动手剪纸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课堂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导者。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并引导他们用自己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在课堂上做到教学互动。一是备课比较充分,这体现在教案设计得比较合理;二是教具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三是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四把美术课与保护环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孩子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小卫士。但是由于本人教学经验的不足,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存在着不足,比如在结束时应将评价学生作业与保护环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在结束小结时才说保护海洋生物和环境,这里有点脱节。再就是我校的录播室刚刚投入使用,对新设备的运用不是很熟悉,致使在操作中浪费了不少时间,还影响力课堂效果,今后在实践教学中对这方面应多加练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