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则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总监理工程师(签字):项目监理机构(印章):编制日期:年月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制定办法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把工程质量做细做好,杜绝质量通病,创建用户满意工程。根据杭州市现有施工现状,对有可能出现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部位制定出周密、细致、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到超前预防和施工过程、施工结果可控在控,并持续改进我们的建设工程监理水平。二、具体措施:一是要严把材料进场关。二是控制好施工单位施工管理。三是加强过程控制与成品保护。四是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落实。五是严把验收关。三、监理工作依据1、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内容,开展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工作。2、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程、施工技术标准、设计图及设计文件。3、工程地质勘察资料。4、工程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洽商以及有关的设计文件。5、相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批文、规划红线、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6、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7、《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市政建筑部分)。四、阶段性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措施(一)、准备阶段1、监理项目机构明确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二)、工程实施阶段1、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严格工序交接验收,认真填写质量通病检查验收记录。3、严格执行监理旁站制度,加强平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做好质量通病防治专题记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五、施工过程中具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如下:在监理过程中除了执行《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外,还要根据以下要求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措施。(一)、对进场材料的管理1、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尽量一次性进场,对于大宗材料,不能一次性进场的,可以分批分次进场。每次每批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均应向现场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所明书,经审查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后方可进场。2、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在现场监理人员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见证下按要求取样,取样后,由监理人员和施工单位送样人员共同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二)、现场项目监理工作的落实现场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对所监理的项目加强质量通病实施办法的落实,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施工过程的巡视、平行检验及关键工作、关键部位的旁站监理工作,对进场的材料,防止施工单位对经1验收合格的进场材料进行更换,以次充好,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若发现施工单位或分包单位不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的,现场项目监理人员应及时下达监理指令,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限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者,报告总监后书面报告建设单位,由总监下达工程暂停令,并书面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三)、墙体抹灰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抹灰裂缝原因分析:1.1。抹灰基层材质不同,如混凝土基层、砖砌体基层、砌块基层等,使抹灰面层收缩率不一致,在不同材质交界处产生有规则的裂缝。1.2由于过梁刚度不够,导致窗洞口角部墙体最薄弱部分出现有规则的斜裂缝。1.3施工工序不合理,抹灰前墙体暗敷管未敷设,抹灰后凿槽敷管,抹灰修补按普通抹灰作法处理,后抹灰因收缩在新旧抹灰界面处出现裂缝。1.4抹灰基层处理不好,因抹灰空鼓而出现裂缝。1.5砌体基层平整度差,导致局部抹灰厚度增加。1.6墙体灰缝不饱满,抗剪能力差。2抹灰裂缝预防措施:(1)顶棚抹灰1.1对平整度好的混凝土板底,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直接刮涂料的做法。1.2抹灰顶棚的混凝土基层不平时应先进行凿毛后,刷界面剂。用加胶水泥进行分层找平,并保潮养护。经检查无空鼓、裂纹后刮涂料。(2)内墙面2.1混凝土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平。2.2抹灰前,均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浇水湿润(内湿面干)。2.3混凝土基层抹灰前应用人工凿毛。轻质砌块基层应满铺网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