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理科综合信息优化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细胞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胞分化时,细胞结构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收缩,染色质增大、染色加深C.细胞分裂时,各个分裂时期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细胞凋亡时,离不开核糖体的参与2.2012年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每当提及艾滋病,人们往往“谈艾色变"。下列有关艾滋病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能独立生活于环境中B.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C.HIV侵入人体,在T淋巴细胞内能逆转录成可以整合到人染色体上的DNAD.HIV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属于细胞免疫3.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红细胞吸收胆固醇和葡萄糖都不消耗ATPB.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方式相同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相同D.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有在单方向刺激下才可以进行4.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皱粒豌豆形成原因和囊性纤维病的病因图解,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两个实例涉及的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B.两个实例中的基因对生物性状控制的途径是相同的C.图中CFTR基因和淀粉分支酶基因都发生了基因突变D.与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相比较,CFTR基因结构改变后对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第1页共9页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酸序列影响较小5.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酒。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右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内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人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6.下列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群中遗传病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时,均可选择红绿色盲作为调查对象B.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要将滤纸条剪下两个边角的一端轻轻接触色素滤液C.以洋葱为材料做观察DNA、RNA和线粒体分布实验时需要保持细胞生理活性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时,不能取带芽的枝条,因芽会产生生长素第Ⅱ卷29.(10分)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①、②、③三个叶圆片(如图),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人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曲线图,回答第2页共9页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下列问题:(1)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_________(填写图1中的序号),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________(填写图l中的序号)。(2)图2中D点处限制其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提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3)图2中B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_____,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在A点时,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30.(10分)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生物种类RQ铅(Pb)汞(Hg)A某种小乔木0.550.75B某种植食性动物0.841.36C某种大型真菌0.480.91D某种肉食性动物1.352.05(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断绝对它的__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若D每增重10kg至少消耗A__________kg。第3页共9页陕西省西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