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考点限时训练考点题组训练1:抵抗派的思想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2、《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④学习西方长技旨在抵御外国侵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的忠实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考点题组训练2:洋务派的思想1、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2、有学者在描述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一运动使中国“开始踏入产业革命的过程,渐次脱去封建的外衣,而向近代社会方向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中体西用”B.维新思想C.民主革命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3、“晚清以来的一种潮流,外界传入中国的一种新事物,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制度方面的,总会有人出来证明,中国古已有之,暗示外国人只是拾了中国古人的牙慧,至少是受了中国古人的教化或影响才有的”。下列符合这种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潮B.“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科学潮流D.20世纪初民主共和的潮流4、“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1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考点题组训练3:维新派的思想1、王韬说:“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从中可以看出他()A.坚持“中体西用”观念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积极参加维新变法运动D.维护儒家纲常伦理道德2、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A.中体西用的观点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3、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A.“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C.“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D.“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4、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考点题组训练4:新文化运动1.下列言论,符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思想主张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若诏旨一下,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C.“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D.“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2.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其反对矛头指向孔教,主要因为当时()A.孔教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B.孔教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C.孔教不主张民主共和D.北洋军阀推崇孔教3、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