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党员互助工程的工作意见为了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快党员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步伐,有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我旗实施“*”规划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经旗委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关注贫困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贫困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建设和谐XX县区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目标任务由乌中旗委组织部牵头组建党员救助基金会,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旗、措施得力、长期有效的贫困党员救助体系,由旗财政和党费共同出资,广泛吸纳社会救助金,形成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的救助资金保障体系,并按照党员总数2.5%的比例、人均每年按1000元左右的标准实施救助(视困难程度上下浮动)。三、党员救助的基本原则(一)自救互助为主、党组织和社会救助为辅的原则。(二)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三)低标准起步、逐步扩展的原则。(四)制度统一、管理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五)属地管理的原则。四、救助范围和条件(一)能够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忠诚党的事业,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政策方针,遵守党纪国法,无赌博、吸毒、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党员;(二)因疾病、长期失业、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原因导致生存条件极差的党员;(三)本人无自理能力,子女赡养能力低下的党员;第1页共4页(四)对于确实贫困并符合党员救助条件第一条的党员,在享受民政、扶贫、计生等部门救助的同时,也可列入党员救助范围;(五)对因本人懒惰或子女有赡养能力而不履行赡养义务等原因造成贫困的以及不愿交纳党费的贫困党员不纳入贫困党员救助范围。五、救助对象的产生程序救助对象的产生要按照一年一申报,半年一考评,年终发放救助金的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一)党员个人向党支部申报;(二)党支部入户调查核实情况;(三)召开党员大会,对申报对象情况进行评议审查;(四)上报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和主管部门党委,并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对申报党员情况进行复核,提出救助意见和救助金额;(五)由旗委组织部门审定救助资格,确定救助标准;(六)采取书面形式通知被救助对象并公示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无异议后正式实施救助。程序审定必须从党员个人申报之日起60日内完成。六、措施和保证(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贫困党员救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贫困党员是党员中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中旗的重要一环。各级党组织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贫困党员救助工作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指定专人负责贫困党员的调查、摸底、统计、造册、上报工作,各党委接到通知后要尽快组织开展此项工作,务必于月日前全部准备到位。(二)强化舆论宣传,调动全社会参与困难党员救助工作的积极性。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会议、书写标语、互联网络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党员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一个“一方第2页共4页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环境,也为有爱心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党员群众创建一块助人为乐的平台。(三)把好“五关”,严格程序。一是严把调查入户关,各级党组织要走村、进社、入户,切实搞好困难党员的摸底调查工作,做到应该享受救助的一个不漏,不应该享受救助的一个也不能享受。二是严把核实收入关,核实贫困党员的家庭收入是搞好救助工作的关键,各级党组织要制定困难党员摸底调查表,指派专人通过走访邻居、劳动单位等,按照经管站的核算方法核准相关人员的家庭收入。三是严把评议审查关,对经过初步审核上报的贫困党员名单,各支部要召开党员大会接受党员的评议审查,评议审查要通过举手表决或投票的方式进行,赞成率达不到65%的不纳入救助范围。四是严把群众监督关,要通过张榜公示、电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