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白莲河中学阶段性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卡。1.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而我将用我的泪水,吸取他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②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而不舍。(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③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④忽而笑颊càn()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冰心《观舞记》)2.请你为下面的加点字注音。(3分)他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解()开了敌人押解()他时捆绑在身上的绳索。3.请你在①“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平安”、②“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的横线上填出正确的字,并解释其含义。(2分)①字:含义:;②字:含义:4.是“即”的甲骨文,本义是“人正在就食吃饭”,表示正在进行,有“至”“到”“就”“靠近”等义;是“既”的甲骨文,本义是“人吃完饭”,表示已经完成。请你从这两个字中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2分)①()然②()将③可望而不可()④()往不咎5、唐朝书法家中的“颜柳”是指哪两位书法家?请写出其姓名。(1分)姓名:、一、观古人勤学,省自身境界(12分)任末勤学◆王嘉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②,负笈③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④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⑤,削荆⑥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⑦麻蒿⑧求真崇善达美第1页汉字(10分)阅读(60分)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⑨悦⑩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⑾之。临终诫曰:“夫⑿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拾遗记》)【注释】①.任末:字叔本,东汉新繁(今属成都市新都县)人。②常师:固定的老师。③笈(jí):书箱。④或:有时。⑤庵:茅草屋。⑥荆:荆条。⑦缚:绑。⑧麻蒿(hāo):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⑨门徒:指一同求学的人。⑩悦:敬佩。⑾交换。⑿句首语气词。6.请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①负笈从师()②依林木之下()③题其衣裳()④临终诫()曰7.请你用四条斜线“/”为下面这句话断句。(2分)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8.翻译下列句子。(2分)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9.作者王嘉用四字成语比喻不学习的严重后果,让我们联想到王安石用四个字交代神童方仲永不学习的悲剧结局;但如果勤于学习,也会出现像吕蒙,(10个字)的可喜转变。(4分)10.积累链接:读了上述故事,你脑海中一定也涌现出不少关于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上下两句诗。(2分)二、读男孩故事,品纯美心灵(10分)掌心娃娃红狐①注意到那个小男孩以前,他一直躺在病床上发呆。大夫一再告诉他这只是一个良性肿瘤的切除手术,没有多大的危险,也不会影响他的将来。可是,大夫并不知道他在担忧什么。为了准备这次手术,他打了两个月的工,又向一位远房亲戚借了一笔钱,他不想让为了供他上大学已经受尽委屈的父亲再操心。②这时,病房里走进一个约五六岁的小男孩,那双黑眼睛仔细地向他打量:“为什么就你自己呢?”他笑笑:“我是大人了嘛。”“好多大人也有人陪。”“你是陪谁呢?”男孩的黑眼睛一转,“嗯——陪爸爸。”男孩又问:“你得的是什么病?”他指了指自己的胸腹,“这里面长了个小东西,下午要开刀把它拿出来。”“你刚才在这儿发呆,是不是害怕开刀疼了?”男孩又问。他笑了。他没法向这样一个小男孩解释他的苦衷,“可能是吧。”男孩偏着头向他望,像是在费劲地想什么主意,好一会才说:“那你等我一下。”没等他反应,转身就跑出了病房,牵来了他的父亲。那男人对他微笑:“龙龙说你下午要做手术,是吗?”他点点头,不明白这父子俩要做什么。“是这样的,”父亲向儿子看了一眼,眼中的爱怜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他要我帮你在手上画一个娃娃。他做手术的时候,我常在他手上画个娃娃,手术后他看着娃娃玩,就忘了疼。他说这样很管用,让我帮你画一个。”他一怔。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父子两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