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边坡的病害及防治措施摘要:边坡防护工程是一项随处可见而且危险性较高的岩土工程项目。边坡的稳定状况事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有时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边坡病害及产生的原因,总结出了针对边坡病害的综合治理措施。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病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一、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及破坏形式通常情况下,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条件、气候、地貌以及风化作用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边坡稳定性受到工程活动的影响也逐渐加剧。路基边坡稳定性破坏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滑坡:当雨水冲刷或振动等因素对边坡上的土体或岩体造成影响,通过重力作用,沿滑动面而产生剪切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2碎落:在大气温度的作用下,路堑边坡的上层或岩石表面会有胀缩现象发生,促使坡面上的岩石或土壤有剥落风化现象出现。当老的碎落物掉落之后,就会有不断产生的新碎落物出现,即为碎落病害。3滑坍和崩塌:滑坍主要是指路基边坡的上部或岩石出现整体下滑的现象,与碎落现象相比,该形式规模较大。坍塌是在重力作用下,整块岩石出现崩落及倾倒现象,最终在边坡底部产生沉积。二、路基边坡防护原则与病害原因分析1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则路基边坡沿公路分布的范围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大,如果在防护的同时,能够注重环境保护,采用适当的植被防护来进行,将会使公路具有安全、舒适、美观、与环境相协调等特点,使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兼具生态效益。因此,边坡防护应遵循“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2路基边坡病害原因分析路基边坡的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根据边坡土质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不同,主要破坏形式为溜方、滑坡、剥落和碎落崩塌四种。溜方是由于少量土体沿土质边坡向下移动所形成,即边坡上较薄的表层土下溜,通常是由于降雨等流动水冲刷边坡或施工不当引起的。滑坡是指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边坡的某一滑动面滑动,主要是因土体的稳定性不足引起的。路堤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坡度过陡或坡脚被挖空,或填土层次安排不合适等;路堑边坡发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边坡高度和坡度与天然岩土层次的性质不相适应。剥落和碎落是指边坡风化岩层表面,在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使表层岩石从坡面上剥落下来的破坏形式。崩塌通常是指较大的石块脱离边坡表面沿坡而滚落下来。三、常见路基边坡防护型式1、植物防护。植物防护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植物防护应因地制宜选择根系发达、茎矮叶茂耐旱草种,严禁采用生长在泥沼地的草皮。2、干砌片石护坡干砌片石用于保护边坡免受大气降水和地面径流的侵害,并保护浸水路堤边坡免受水流冲刷。对严重潮湿或有冻害的路段及长期承受主动土压力地段一般不宜采用干砌片石防护。干砌片石可用于下边坡中的土质边坡防护,适用于坡度缓于1:1.5的土(石)质路堑边坡。3、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设置在浸水路堤及可能发生坡面冲刷的缓于1:1的易风化岩质和土质边坡。当水流速度较大时(如4-5m/s),波浪作用较强,以及河流可能有流木及其他撞击物等冲击作用时,宜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必要时可与浸水挡墙或护面墙同时设置。浆砌片石护坡的优点是耐久性较好,适宜防护不同控制边坡中的岩土层和不同位置的边坡,且造价适中,因此适用于上下边坡中的一般坡面。5、拱式、网格防护。该防护方式克服了鱼鳞状砌石防护排水抗冲刷能力弱和污工量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绿化坡面,外观较好,在高填方、长直线的护坡段,能达到美化、绿化的双重效果,是近年来公路防护常用的方法之一。缺点是施工较繁琐,劳动强度大,对坡面要求严格,拱内必须填土植草或进行其他工程防护,否则易被雨水冲蚀。6、预制块铺砌防护。这是目前高速公路上应用较多的护坡方法之一,由于预制块的规格一致,易于施工,外观整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