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对本课时的说课内容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说教材、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一、教材分析:《那达慕之歌》表现了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热闹、欢腾的场面。歌曲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同一旋律连续反复是它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教学目标: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2、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3、能力目标: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三、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和掌握力度的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四、教法: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示范法、讨论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通过“唱一唱、学一学,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五、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欣赏、学唱,自主探究、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我会这样导入: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大家轻轻地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听到音乐的时候,联想一下,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接着请学生说一说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那么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师:“那达慕”是什么意思?有同学知道吗?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播放课件)师:谁来说一说“那达慕”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师补充总结:通过看录像,我们知道了“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通过看录像,我们还知道了“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大会?生:蒙古族。师:对,蒙古族一个盛大的集会,而且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是什么?生:摔跤、射箭、赛马。(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上课伊始,我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那达慕之歌》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充分给学生以想像、讨论、探索的空间。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族,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为新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新歌教学1、范唱歌曲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给学生直观的画面,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听听歌中传递给我们哪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课件)。生1: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节日的场面很热闹!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生2: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速度稍快,力度稍强。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歌中唱到了“马头琴”,“马头琴”大家知道吗?生回答。师:“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歌词中还唱到了什么?生:好来宝。师:“好来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