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激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入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灯光一样。”研究管理心理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管理者应根据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一、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能够激发行为、引导行为的方向,并且是行为持续发生的动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过程。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指对人的内在动力的激发、导向、保持和延续作用。它包括三个因素:某一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动力的激发;心理导向某一目的物;心理得以保持和延续。二、三、激励的对象:主要是人激励即用与自己,也用于让他人付出努力。激励的特点:激励的效果——工作动机或积极性是一种内在的变量,不能被直接观察到,而要从表现的行为到工作绩效进行判断。四、激励的作用:第1页共4页1.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必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潜力;2员工表现各不相同,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激励,有效地改善工作的表现。3、激励对象要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必须采用多种激励方法。4、有效地激励造就了企业的软环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五、激励在组织目标中的作用:1、有助于吸引人才;2激发职工的潜力和工作效率,威廉’詹姆士认为,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里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的发展规律。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是指人的饥、渴等基本生理机能。安全需要。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社交需要。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等)归属感。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自信心、自豪感和胜利感)与社会尊重(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人们发挥潜能、实现社会抱负的需要。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以下三个制定激励管理的方向:(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第2页共4页美国管理学家皮特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二者的结合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2.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3.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一)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