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任务1、巩固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学习邹忌进谏的艺术,把握人物形象,从中受到启示。第一环节:巩固上节内容第一环节:巩固上节内容重点字、词、句理解重点字、词、句理解古今异义词(1)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区。(2)左右古义:近臣,近侍。今义:左和右两方面;用在数词后面表概数;(3)刺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穿过物体。(4)私古义:偏爱今义:自私(5)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一词多义((11))朝皆朝(cháo)于齐【朝见,朝拜】于是入朝(cháo)见威王。【朝廷】朝(zhāo)服衣冠。【早晨】(2)孰我我孰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城北徐公美【【疑问代词,谁疑问代词,谁】】孰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仔细。】】((33))方今齐地方千里【方圆。】有朋自远方来。【地方。】方出神。【正当。】(4)私私私我也。我也。【【偏爱偏爱】】念此念此私私自愧。自愧。【【私下。私下。】】一词多义((55))上受上赏【上等。】上书谏寡人者。【进献。】(6)下乃乃下下令。令。【【下达下达】】受受下下赏。赏。【【下等。下等。】】(7)若门庭若市【像,如】不若君之美【比得上】词类活用((11))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2)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听到。(3)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4)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5)名词作状语:A、暮寝而思之在晚上B、面刺寡人之过当面特殊文言句式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倒装句忌不自信(宾语前置)皆朝于齐(状语后置)省略句与(之)坐谈;自以为不如(其美);又弗如(其美)远甚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有人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是由多个“三”组成,你能找出来吗?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取得的巨大效果。第三环节逐层分析1、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2、看图片思考问题。1、看图片思考: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其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徐公何能及君也!”客“徐公不若君之美。”(反问句)妻由衷地赞美,是一种偏爱,口气毋庸置疑。(反问句)妾为讨好邹忌欢心,口气有点勉强。(陈述句)客敷衍逢迎的态度,口气有点客气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畏怯客有求:逢迎、敷衍妻因爱而有偏私;妾由于畏而不敢说直话;客由于有所求而讨他欢心。1.三问三答()相同,()不同,()略有变化,表达了()。语意句式文字人物不同的语气和心理2.2.在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邹忌领悟到什么?用妻、妾、客的三答中,邹忌领悟到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文中语句回答。““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经过思索,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邹忌参悟道理的部分连用三个“者……也……”表现了邹忌明智、精细的性格特征。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答:明智,精细。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4、文中哪一句从正面写邹忌身材的魁梧,容貌的漂亮,从客观上肯定他的美?“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5、“服”“窥”“问”三个细节动作,揭示了邹忌怎样的的内心理?既有炫耀自己的美丽,也有唯恐不及徐公美的轻微惶惑。6、第一段中有一个插叙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插叙一笔,为下文“忌不自信”张本。分析第二段1、“于是”在文中的作用?说明了什么?答:“于是”将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