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查房神经内科徐妍妍病案介绍患者刘XX,女,67岁,4562985,因“肢体不自主抖动半年,加重伴发热一周”入院。入院查体:T:37.5℃,P:84次/分,R:21次/分,BP:128/75mmHg,随机血糖16.2mmol/L,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半年来患者肢体不自主抖动症状反复发作,未予特殊重视。一周前患者四肢肢体抖动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发热,伴咳嗽、咳少量白粘痰,体温波动在38℃左右,同时伴全身乏力、肌肉疼痛、口齿不清、行走不稳,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1.82×10^9/L,PLT26×10^9/L。胸部CT平扫:两肺炎症,胸腔积液。遂至我院门诊就诊,2014-06-03由门诊拟“帕金森病”收住入院辅助检查与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尿常规提示尿蛋白、尿潜血阳性,生化提示转氨酶、胆系酶升高、白蛋白低、甘油三酯升高,凝血五项提示APTT延长、TT不凝,肌酶明显升高,电解质提示血钙低。上述检查提示患者存在多系统损害,治疗上予以病毒唑抗病毒,古拉定保肝降酶,复合辅酶改善能量代谢、营养心肌,输注血小板、冷沉淀•患者发热原因不明,入院次日仍持续发热,复查心肌损伤指标呈上升趋势,追问其病史,患者家属诉入院前一周曾有疫区接触史,当时未予重视。请感染科、肾科、血液科、消化科等会诊后考虑患者发热原因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能,予留取血液样本送检市疾控中心查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06-10结果提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治疗上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美满霉素抗立克次体,古拉定、利加隆保肝,复合辅酶营养心肌、改善能量代谢,善宁、加贝酯抑酶,耐信抑酸,沐舒坦化痰、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静脉补充凝血因子、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仍呈进行性加重,先后出现两系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伤、肝功能损害、胰腺损害、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低钙血症、呼吸衰竭、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等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请心脏科、呼吸科会诊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建议对症处理为主,故予甲强龙、多索茶碱抗炎平喘,呋塞米利尿、减轻心肺负荷,合贝爽控制心室率,可乐必妥抗感染等治疗,同时监测血压、血氧、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动态观察血常规、血气分析、心肌酶、TNT、BNP、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患者于06-06晚间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提示2型呼衰,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后复查血气提示血氧较前有所改善。•患者于06-0712:00左右开始出现高热,体温波动在40.4-41.9℃,予冰毯持续物理降温后体温未见明显下降。患者于18:30左右出现血压下降,BP:74/43mmHg,SPO2:97%,HR:126次/分,R:34次/分,BG:36.2mmol/L,予以胰岛素静脉泵入控制血糖,并调整多巴胺剂量,同时予林格氏液等补液扩容对症治疗。至晚间21:28左右患者血压仍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血氧饱和度下降,BP54/28mmHg、SPO272%,予调整呼吸机模式为SIMV,并给予间羟胺升压及继续补液、扩容等,患者血压、血氧仍低,于23:00出现双侧瞳孔扩大、直径4.0mm、对光反射消失,23:28左右患者心率58次/分,血压38/21mmHg,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静脉注射强心、升压等治疗后患者血压、血氧、心率仍未改善。告知其家属患者目前各项生命体征极不平稳,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的可能,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自动出院,请示上级医师后准予其自动出院。护理诊断/问题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心、肝、肾等多脏器损伤2.高热3.清理呼吸道无效4.呼吸模式的改变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6.进食模式的改变7.并发症出血•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给予生命体征监测、神志、瞳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殊用药的观察。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2.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予冰毯物理降温,并观察末梢循环情况。3.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呼吸机管路,避免脱出,扭曲,加强湿化,定时吸痰。加强翻身、拍背,保持床单元整洁。呼吸机及其管道的定时清洁、消毒。每日更换滤器,病室通风、消毒。4.气管插管护理:注意气囊有无漏气,每班检测气囊压力,气管套管周围的纱布垫要保持清洁干燥。5.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做好胃管,尿管的护理,口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