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质量通病是施工中常见的而又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质量问题。是我们施工质量管理中应控制的重要方面。就公司目前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而言,质量通病是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点。质量通病孤立地看其形成的质量问题好像不严重,但实际上其在施工全过程发生的面很广,各专业施工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通病,频次高且不断地消除又不断地发生,有的还是重复发生。这些问题可能发生在工程的任何部位,因此其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降低了工程局部质量还影响了工程总体质量。为消除已产生的质量问题,需采取措施,增加投入,从而加大了质量成本而影响经济效益;消除已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时间,某部位或工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后续工序的施工工期造成影响而导致其延误;因质量通病而产生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给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了负面影响。现场施工质量问题包括质量缺陷和质量通病二方面,而质量缺陷的成因又多为质量通病所为。质量通病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施工质量管理和影响工程总体质量的问题。八十年代建设部就发出了加强质量通病治理的通知,这说明治理质量通病的重要性和治理的难度及长期性。质量通病就像人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样是难以完全消除的,只能在施工前采取预防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其发生的机会,然后在施工全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和治理,使其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此质量通病的治理是与质量有关人员都必须重视和坚持不懈努力来做的工作。治理质量通病使其发生被控制在最低程度,关键在于治理目标明确:即在分析各类质量通病对工程质量和企业形象影响程度以及在分析自身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明确要加强防范的是哪些质量通病,要加强治理的是哪些质量通病。防治质量通病要遵循“一个可行,四个落实”的原则,及防治措施要可行及落实、监管人员要落实、防治职责要落实和奖罚制度要落实。工程施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各单位及人员认真按上述要求去做了则通病的防治就会取得较好效果。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防治“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质量通病。下面我就针对常见的质量通病来说说其防治的管理措施。一、模版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模版轴线放线后,由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柱模板顶部和根部均用钢筋焊接限位;支模板时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竖向、水平位置的准确;浇筑砼时,要对称下料。2、模板标高偏差的预防措施:竖向模板根部须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模板接缝不严的预防措施:变形的钢模板及时进行修整;梁、柱部位支撑严格按模板大样图施工,确保牢靠。二、钢筋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1、基础钢筋倒钩的预防措施:钢筋绑扎时,派专人检查,弯钩要朝上;发现倒钩,应拆掉重绑。2、钢筋骨架歪斜的预防措施: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的保护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钢筋骨架绑扎必须采用兜扣,严禁采用一侧绑扎法。三、砼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1、露筋的预防措施:浇筑砼时,应及时检查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及时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砼振捣时,严禁直接振动在钢筋上。2、蜂窝麻面的预防措施:砼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钢筋密集时,选配适当级配的石子;浇筑砼时,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超过时要用串筒或溜槽下料;在施工竖向结构砼中,支模前应在边模上中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柱子砼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0.4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高度不应大于3.5m;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位移、变形应在砼凝结前修整完好。3、砼裂缝的预防措施:按设计要求注意砼级配的优化,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砂石要洁净,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严格控制水泥的出厂时间,严禁使用出厂时间不足七天的刚出窑的水泥。四、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砌块缝砂浆不饱满,砂浆与砌块粘结不良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