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对学习古典诗词的体会》如何教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8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而且内涵也很丰富。诗词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但是,如何教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根据几年来教学古诗的体会,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一:激趣导入有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趣中,设趣引思,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想是火花,进而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快地导入新课。例如:教学《游子吟》时,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歌曲《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导入了新课。又如:教学《赠王伦》时,我紧抓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根据诗意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安徽XX县区有一人农民,他有一个传家宝,这个传家宝谁都让看,但就是给多少钱也不卖,这个人把传家宝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讲到这,我问学生:“你们猜猜,这个传家宝到底是什么。”学生猜的是五花八门,但是都不是我要的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我接着讲:“其实呀,这个传家宝只是一张纸,但是这张纸上写着我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送给他的一首诗,那这个大诗人同学们一定能猜到是谁。(学生答李白)对,那么这个农民又是谁呢。他和李白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是学习《赠汪伦》,认真听,你会找到答案的”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好的也导入了新课。再如教学《示儿》时,正巧,都市频道刚播过一部电影《陆游》,很多同学都看了,我听到他们课下的议论了。我就有这部电影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陆游的一生,又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为看过电影第1页共4页的同学争着要把故事讲给别的的同学听,而没有看过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电影的内容,注意力都很集中。二:自学古诗小学课本一般入选的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以前,教师往往把理解字词句作为一节课的重点,花去大部分的时间去反复解释,并把内容板书到黑板上要求学生背诵。学生记住了部分,而忽略了诗的意境和内涵。而我是这样做的:把主动权放给学生导入新课,学习生字之后,我要求学生:一、读读古诗,因为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二:看看注释,课下注释一般是理解诗句的重点和难点,把注释内容与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综合在一起,形成对诗句的初步理解,也就是初知大意了;三:查查资料,对于个别不能理解的,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其他资料;四、问问别人,对于实在不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或老师。这样,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并及时的提供帮助。把主动权握在手中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等到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汇报、发言。对于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教师要及时的指出,纠正并加以完善。最后,教师要做好归纳总结,让每个学生都能知道诗句的大意。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自己学到的要比教师讲的记忆深刻。而且,还能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自学的能力。三、重在延伸学习古诗,除了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更深更广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入境”。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我是这样做的:1、引导学生认真视察插图,巧设疑问。学《游子吟》时,学生观察图画后,我给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母亲为什么要在微弱的灯光下给儿子缝补衣服。说明什么。几个学生的想象很第2页共4页有创意,试举例如下:生a:可能消息来的突然,明天儿子就要走了,说明时间紧,母亲也爱儿子。生b:也可能母亲白天已经缝补过了,担心儿子长时间不能回家,所以晚上又缝了一遍,更说明母亲爱儿子。生c。也可能母亲白天干活没有时间呀,还说明他们家不富裕。这些问题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