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教育督导思路的探析摘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小学教育尤其是在深化农村小学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采取新的督导方法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从而推动农村小学基础教育各方面的工作。本文在广州农村小学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从教育督导的必要性、校内督导体系的构建以及开展校内督导等几个方面对于小学教育督导的实施过程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关键词:小学督导评价思路教育督导可以分为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两项内容。从对象来看,教育督导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督导人民政府以及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这一督导主要由国家、省(市)以及县级教育督导部门来进行;(2)督导学校工作,这一督导主要由国家、省(市)以及县级教育督导部门来进行,其中基础教育主要由县级教育督导部门来完成;(3)督导校内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工作,这一督导主要由学校督导来组织完成。通常来说,前两个层面的督导工作由专门的督导机构及督导人员来完成,实行逐级督导。而最后一个层面的督导工作则主要由学校校长根据学校教育工作实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校内督导的必要性从管理体制方面来说,教育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以及监督系统三位一体教育行政系统是确保教育事业得到科学管理的有效保障。其中,教育督导系统在教育行政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监督系统,那么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怎么完善都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当前,相当多的广州农村小学内部缺少有效的监督体系,再加上单一的执行系统,很多部门常常报喜不报忧,这就导致了教育的决策以及执行缺乏科学依据,很多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只有实施三位一体的教育行政系统,使各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教育行政管理才能得到高效的运转。校内督导指的是是校长对本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控制,它具有信息反馈的功能,同时可以发挥监督、调控以及激励的作用。强化校内督导评估工作,是当前提高农村小学管理以及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二、构建校内督导体系为了有效地发挥校内督导的作用,校长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督导小1组,督导小组应该制定教育督导工作办法来实施教育督导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决策、执行以及监督“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一)成立督导小组为使督导工作能够有效地对全校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学校应该成立教育督导小组,该小组应该受校长的直接领导和管理。督导小组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职责,对学校教学部门的工作进行督导。督导小组在进行督导工作的时候还应该注重与各部门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督导工作不但能够督察发现问题还能妥善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在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注重公正公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督导的激励作用,从而促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二)确定督导原则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校内督导工作,应该确定学校的督导目标以及原则。校内督导的目标硬是使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更加规范,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而督导工作则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析主次矛盾,突出重点,确保督导工作的实效性。(三)制定督导工作办法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应该以“办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满意学校为目标”,承担起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任,尤其对于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村地区来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督导工作办法,确保督导工作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第一,督导工作的进行应该坚持“三公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督导结果通报要对事不对人,不能仅仅因为个别事件而对当事人全盘否定;应坚持对正面的典型事例进行表扬,以此来激励其他人员,从而促进督导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明确校内督导的主要工作内容。校内督导工作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管理督导,即对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有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及校内安全工作等内容。在这一督导过程中,督导小组可以采取全面督导和重点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即在每天发布《督导通报》,通报内容主要包括前一天工作整改情况,今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