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的拓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分析,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2)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并认识到物质不灭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研究的人文教育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教学设计活动1:提出问题【复习引课】前面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变化,如,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等等.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有新物质生成.对于这些化学变化,我们已经研究了质的方面变化(即物质种类的变化),还初步了解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在做小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发现,蜡烛燃烧一会儿,质量变小了.为什么变小难道物质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真的消失了吗类似的化学变化中物质的量的方面(即质量)是否变化呢由此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各种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题,来共同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是否变化的问题.【切入课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活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是否有变化我们必须通过事实来说明问题,下列提供四个实验方案,请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一问题.活动2: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根据下列几个实验方案进行问题探究.(分A,B两大组,若干小组.A组做方案一,二,B组做方案三,四)方案一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向空气压缩点火仪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塞子.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用砝码平衡,记录质量.然后,取下,快速施压,将白磷引燃,观察现象,反应冷却后,重新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方案二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ml氯化铁溶液,在橡皮塞上插一胶头滴管,管内吸有氢氧化钠溶液,用塞子把瓶口塞好,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加砝码平衡,记录称量数据,然后挤压滴管的胶头,使氢氧化钠溶液滴到氯化铁溶液里,观察现象,再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氢氧化钠+氯化铁→氢氧化铁+氯化钠NaOHFeCl3Fe(OH)3NaCl方案三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在100ml烧杯中加入约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细铁丝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丝一起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记录所称质量,后将铁丝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FeCuSO4FeSO4Cu方案四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ml碳酸钠溶液,在小试管中装有氯化钡溶液,用镊子把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用塞子把瓶口塞好,把整个装置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在右盘加砝码平衡,记录称量数据,然后把烧瓶倒转,使两种溶液混合,观察现象,再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反应文字表达式是:碳酸钠+氯化钡→碳酸钡+氯化钠Na2CO3BaCl2BaCO3NaCl【提示】针对所选实验方案,观察和探究如下问题:反应中有哪些现象天平是否平衡提醒:白磷取用方法;操作规范,注意安全;小组成员合作等.【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活动3:发现规律【交流】学生交流实验结果A组B组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实验现象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分析【提问】通过对上述4个方案研究,你能发现什么问题能找出普遍性规律吗【归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拓展视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