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二次函数》教学活动导学案于都县宽田中学朱少春一、【课前热身、知识储备】1、我们知道二次函数(a≠0)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_,由a的取值,有如下两种函数图象,对应两种最值情况:(补充表格)a的值a______0a______0图象最值情况图象的顶点是最______点,即表示:当x=_____时,函数y有最大值______.图象的顶点是最______点,即表示:当x=_____时,函数y有最大值______.2、回顾作图:已知线段AB,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在l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B,则PA与PB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你的根据是什么?3、回顾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些点,请回答:①点B(1,2)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__.②点C(-2,1)到y轴的距离是________.③点D(-1,3)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④点C(-2,1)到点A(0,2)的距离是________.⑤坐标系中任一点P(x,y)到x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_______,到y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________,到原点的距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到点A(0,2)的距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二、【教学活动1】1、『观察·判断』表演同学所呈现的一组两个数乘积的式子,有何规律?其中哪个积最大?1×9,2×8,…,8×2,9×1.2、『观察·猜想』表演同学所呈现另一组两个数乘积的式子,是否具有类似的规律?哪个积最大?91×99,92×98,…,98×92,99×91.3、『合作探究·验证』你能用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猜想正确吗?AB三、【教学活动2】1、『明确要求·示范引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2).①在x轴上任取一点M.(思考:点M可以在哪些具体位置上取)②连接AM.作线段AM的垂直平分线l1.③过点M作x轴的垂线l2.④用红笔描出l1与l2的交点,记为P.yx–1–2–3–4–51234567891011–1–2–3–4–5–6–71234567A(0,2)O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分小组合作,在x轴上多次改变点M的位置,按照上述②~④的步骤得到相应的点P(要求考虑到点M的不同位置).3、『反馈展示·观察猜想』把标记的所有红点P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展示你画出的曲线L,猜想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曲线.4、『转换思考·探究验证』问:若是抛物线,它是不是对应着一个二次函数?你能不能确立它的解析式?追问:这样是否意味着,我们所有求作的点P,包括按作图要求能作出但还未来得及作出的所有点P都在求得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呢,或者说它们的坐标都满足该二次函数?验证探究:①对于曲线L上的任意一点P,它在线段AM的___________线上,则线段PA与PM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设点P的坐标是(x,y),由M在x轴上,且PM⊥x轴,则PM可表示为_________,由A(0,2),PA是指点P到点A的距离,即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x,y的式子表示)③请根据①和②试着得到x,y满足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得到的x,y之间的关系式,它与之前求得的解析式一样吗?你能由此最终确定曲线L是哪种曲线吗?所得结论与之前猜想一样吗?四、【活动小结·反思提升】回顾本节活动课过程,回答1、你还有哪些疑问吗?2、你体验到了收获吗?有哪些?五、【课后巩固】1、观察下列表示两个数乘积的式子,猜想其中哪个积最大,并用所学知识验证你的猜想.901×999,902×998,…,998×902,999×90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在该抛物线上任取一点M,完成如下作图步骤:①连接OM.②确定线段OM的中点,并描出,标记为点P.③在抛物线上多次改变点M的位置,按照①~②的步骤得到相应的点P,把标记的所有点P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观察画出的曲线L,猜想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曲线.对于曲线L上的任意一点P,PO与PM有什么数量关系,设点P的坐标是(m,n),由PO与PM的关系,你能写出点M的坐标吗?(用用m,n的式子表示),由此你得到m,n满足的关系式吗?你能由此确定曲线L是哪种曲线吗?所得结论与之前猜想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