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本节课通过“比一比、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周长”的含义。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周长,为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的计算铺路搭桥。三、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物体或图形,使学生让学生经过亲身体验,感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各种物体或简单图形的周长。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测量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体会“化曲为数学思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不同的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五角星、四边形、月牙等)。学生准备:采摘1—2片树叶,三角尺、绳子等测量工具。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动画引入)1、秋天到了,校园里的树叶开始飘落,一只蚂蚁爬上了一片美丽的树叶,它想仔细看看这片树叶,你能说说蚂蚁是怎样爬的吗?(播放动画:树叶落下,小蚂蚁沿着叶边爬行一圈)2、揭题。A、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小结引出周长。师:就象小朋友说的,小蚂蚁从这里出发,沿着叶子的边爬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叶子的周长。(播动画:乐乐说:我沿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B、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3、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动态演示,突出了小蚂蚁爬行的路线,引导学生理解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也就是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板书:一周(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理解周长。出示一片大树叶。师:老师这儿有一片美丽的大树叶,谁愿意到前面描出它的一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他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描,又到什么地方结束?要求: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描出树叶的一周,其余的学生跟着比划树叶的一周,然后再请几名同学展示不同的描法。2、说说自己理解中的“周长”。同学们你知道周长是什么意思吗?3、理解“封闭图形”。小朋友们对周长都有了自己的一点点认识,要想真正了解周长,还得接着往下学!媒体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五角星、四边形、月牙等上面8个图形,你觉得哪能个图形最特别,和其余几个都有不一样?(1)揭示“封闭图形”、“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A.谁能说说什么是周长?师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B你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C师解释重点词:什么叫做“封闭”?即时画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让学生明白封闭就是首尾相连。什么叫做一周?生回答后让学生明确一周就是从起点开始,最后又回到起点,起点就是终点,这样就是一周。D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做周长了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指着黑板的板书:什么是周长,。不过平时我们自己理解的时候就要知道,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选取桌面上的任意物。象这样首尾相接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封闭图形。(板书,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指一指,其余几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小结:不管他们从哪一点开始,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象树叶一样有一周,你能不能从我们的周围找出这些物体表面的一周?说给你的同桌听。(三)、量算结合,理解“周长”1、自主探究。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