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真好》第二课时说课稿洛河镇中心小学余帆一、教材简析《“红领巾”真好》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本篇课文是一首小诗,共三小节。第一节写小鸟的活泼可爱,使人不由自主地爱上这些小精灵;第二节通过小鸟吃害虫的行为告诉孩子们,小鸟能保护树木,是人类的朋友;最后一节用”红领巾”的爱鸟行动点明了”保护自然、保护鸟类“的中心。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内容通俗易懂,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易于唤起他们的共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通过合作、交流、想象、背诵、进行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护鸟的意识,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力求做到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爱鸟护鸟的思想熏陶与感染。四、教法学法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读,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并在读的基础上,学生经历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发展思维和语言,加强理解和体验,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二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还有点难度,需要教师认真引导。通过利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学生的角色表演,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语文,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进行审美和探究。其次发挥诗歌利于朗读的优势,采用多种形式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五、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从胸前的红领巾引入,创设去森林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闯关游戏中复习词语生字,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二)品读感悟1本环节分三部分进行。首先从最后一节入手,质疑“谁来了?“红领巾”他们来做什么?”引生进入情境,自由读第三小节。了解红领巾去森林放鸟巢、放木牌。通过图文结合,感受红领巾的爱鸟护鸟的情感,接着引导说话:小鸟会怎么赞美红领巾,再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部分“红领巾”放鸟巢和木牌来保护小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小鸟呢?请同学们到课文当中去寻找答案,自由读读课文1、2小节(课件出示1、2小节内容)第二部分学习第一、二节,通过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抽人合作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评价、点拨、引导,使学生感悟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在读中步步深入,并用有感情的朗读体现出来。第三部分指导背诵。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背诵兴趣,采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背诵中感受诗句特殊的语言形式(一问一答),并积累语言。(三)拓展阅读让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上第89页的《麻雀与人》、《紫水鸡不知躲避人类》;《鸟类朋友的可怜遭遇》、《“爱鸟协会”公告》。让他们再次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四)开心写话通过出示一组小鸟受害的图片,学生观看后。可以从以下内容中任选一个写。1.你想对伤害这些小鸟的人说些什么?2.除了爱护小鸟,我们还应该爱护哪些小动物呢?3.仿照课文的句式,再编一段诗歌。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展示了主要内容,也体现出课文主题——爱鸟护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