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VIP免费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_第1页
1/2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_第2页
2/2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_第3页
3/23
十、并发症及处理•(一)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1.临床估价:STEMI急性期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机械性并发症引起,并使这些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不佳。由于STEMI的病理生理改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表现为轻度肺淤血,左心衰竭或肺水肿(每搏心输量和心排血量下降、左心室充盈压升高),心原性休克(血压下降、严重组织灌注不足)。合并左心衰竭时,患者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窦性心动过速、第三心音、肺底部或全肺野湿罗音及末梢灌注不良表现。•对STEMI合并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患者必要时需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评价左心功能的变化、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和动脉血压(常用无创性血压测定,危重患者监测动脉内血压)。漂浮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适应证:严重或进行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心原性休克或进行性低血压,可疑的机械并发症(例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或心包填塞),以及低血压而无肺淤血、扩容治疗无效的患者。当PCWP>18mmHg、心脏指数(CI)<2.5L/min/m2“(>1.8L/min/m2)时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PCWP>18—20mmHg、CI<1.8L/min/m2、收缩压<90mmHg时,为心原性休克。2.心力衰竭的处理:•一般处理措施包括:吸氧、连续监测氧饱和度及定时血气测定、心电图监护。x线胸片可估价肺淤血情况。超声心动图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了解心肌损害的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例如二尖瓣反流或室间隔穿孔)。•轻度心力衰竭(KillipII级)时,利尿剂治疗(例如缓慢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必要时1—4h重复1次)有迅速反应(I,C)。合并肾功能衰竭或长期应用利尿剂者,可能需较大的剂量。如无低血压,可静脉应用硝酸酯(I,c),但需避免低血压产生。如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明显的肾功能衰竭,则应在24h内开始应用ACEI(I,A),如不能耐受ACEI,则改为ARB(I,B)。•严重心力衰竭(KillipⅢ级)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尽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I,C)。除非合并低血压,均应给予静脉滴注硝酸酯类,例如硝酸甘油初始剂量为0.25ug/kg/min,每5min增加1次剂量,并根据收缩压调整剂量(I,c)。肺水肿合并高血压是静脉滴注硝普钠的最佳适应证,常从小剂量(10ug/min)开始,并根据血压逐渐增加至合适剂量。利尿剂需适量(I,C);当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15ug/kg/min)(IIb,C)和(或)多巴酚丁胺(IIa,B)。如存在肾灌注不良时,可使用小剂量多巴胺(<3ug/kg/min。)。考虑早期血运重建治疗(I,C)。•在STEMI发病的24h内使用洋地黄制剂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不主张使用。在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选用胺碘酮治疗(参见心律失常并发症及处理)。3.心原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心原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和(或)精神状态改变。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为严重持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下降≥30mmHg)伴心室充盈压增高(PCWP>18—20mmHg,右心室舒张末期压>10mmHg),CI明显降低(无循环支持时<1.8L/min/m2,辅助循环支持时<2.0—2.2L/min/m2)。血液动力学异常可在临床上表现为轻度低灌注状态至严重休克,其严重程度与短期预后有直接的关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通常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占左心室心肌≥35%-40%)、合并右心室梗死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例如室间隔穿孔、游离壁破裂、乳头肌断裂致严重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所致。应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低血压(例如低血容量、血管迷走反应、电介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和升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方可诊断心原性休克。心原性休克可突然发生,作为STEMI发病时的主要表现,但也可在入院后逐渐发生。迟发性心原性休克时,血压下降前可有心排血量降低和外周阻力增高的临床证据,例如窦性心动过速、尿量减少和一过性血压升高、脉压减小等。临床上当肺淤血和低血压同时存在时,可诊断心原性休克。•虽然肺动脉插管有助于诊断,但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也能测定左心室充盈压增高。近期预后与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程度直接相关。•2)治疗: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原则见表2。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