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VIP免费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_第1页
1/80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_第2页
2/80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_第3页
3/80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翟凌云肺结核是一古老而常见的疾病,无论医务人员或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肺结核,而且都认为是一种不太可怕的疾病,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对它的重视程度和警惕性都很差。从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和影像学表现看,近几年来变化很大,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肺结核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影像学检查对肺结核病的发现、诊断、疗效观察都直接关系到肺结核病的防治,为此进一步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一、发病情况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告,全球每年新发现结核病人8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亚太地区平均每天感染结核者达数千人,死于肺结核者约1000人。我国现有结核感染者4亿多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人,高于历史任何时期,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80%的结核病患者在农村,75%的结核病人发生在15-50岁之间,其中20岁以上者居多。据云南省的报告我省现有结核病患者约6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7000人。每年新增结核病人近5万人。1、初染:20岁以后尚未感染过结核者不到10%。由于缺乏免疫力,易播散至全身,以胸内淋巴结核和血行播散性结核多见;因过敏反应低下,肺部病变坏死液化较少,故空洞少见。2、再染:初次感染后再染,由于过敏反应增强,病灶易产生坏死液化形成空洞,同时因免疫力提高,病灶易为纤维组织修复,发展缓慢而局限,即使病变范围广泛,肺门和纵隔淋巴结通常无肿大,血行播散型结核较少见。3、复燃:近年来我国结核病死灰复燃,疫情呈蔓延趋势,出现“五多一高”的特点(感染、患病、死亡、耐药、误诊率多、传染性肺结核疫情高)。为此,近几年来我在部分结核病发病率高的地区加强了防治工作。二、临床与检验:临床表现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变态反应状态及病变的发展阶段有关,有的为发病急、进展快、类似肺炎;也可无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甚至结核菌素试验和痰菌阴性;也可仅表现为低热、盗汗、食欲减退和消瘦等缺乏特征性。因此,造成结核病的误诊和漏诊率增高。痰菌(涂、培)是诊断肺结核病的可靠依据。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小儿结核的诊断,结核抗体试验有一定参考价值。三、病理与基本病变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后发生一系列特异性的病理改变,由于初染和再染结核的病理变化不同,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可随机体免疫功能及抗痨治疗而发生一些以某种基本病变为主的影像学改变。1、渗出性病变:系由炎性细胞和渗出液充盈肺泡和细支气管所致。病变在发展过程中形态与范围都具有多样性,其变化可吸收、好转、稳定、愈合或进展、恶化。病灶可自行缓慢地吸收或经治疗后较快吸收,但较细菌性肺炎为慢,且多残留少许纤维化改变。2、增殖性病变:由于渗出性病变早期不吸收,很快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呈结节状、块状,肺段或肺叶状阴影,进而由纤维组织修复而愈合,在影像学上密度较高,边缘清楚,变化缓慢。范围较大的纤维性病变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移位,弥漫性纤维化呈网状、结节状甚至蜂窝状表现。3、变质性病变:渗出性病变若迅速发展或互相融合而干酪变即可形成局限性、肺段性、肺叶性的干酪性病变。易发生液化形成空洞;也可被纤维包裹形成结节或肿块;也可由于钙质沉积发生钙化致结核愈合。在肺结核病中上述基本病变多同时存在,但从影像上可提示是以哪种病变为主,更有利于肺结核病的防治,如渗出、干酪、空洞多为活动性病变。除上述基本病变外,以下几种影像学基础表现值得注意:(1)结节:微结节直径小于1毫米;小结节直径为1-5毫米;中结节直径大于5毫米;大结节直径大于10毫米。密度均匀,边缘清楚或模糊,大小相等或不等,无支气管和肺泡充气像。(2)网状:细网的间隙约1-2毫米;中网的间隙大于3毫米;粗网的间隙大于10毫米;中网以上常可呈蜂窝状。(3)网状结节:系网状阴影重叠或网状与结节状阴影同时存在。(4)“树芽”征:表现为从支柄上发出同样口径大小的多分支线样结构,似支气管播散性病灶。(5)液体支气管征:系近端支气管壁增厚及小气道的支气管壁浸润和水肿,细支气管扩张及管腔内渗出物淤积所致,表现为柱状密度增高影。据文献报导“树芽”和液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认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