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成长的阶梯沁园路小学杨金花沁园路小学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教师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课改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近几年来沁园路小学一直致力于课堂改革,应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孔子教学法正在全市进行推广,闫合作老师也应邀到各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今年暑假学习班以及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紧跟学校学习的步伐,让我深深体会到:学习是成长的阶梯。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受到:每一次学习都是成长的机会,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的能力就会提升很多,你的能力会陪伴你一生。知识需要积累,能力需要锻炼,思维需要训练,我们时刻要怀着一颗利他心就会快速不断成长。这次培训主要学习了如何备课,也就是“学·习课堂”的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奋,使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听、大声说、规范写、专心练、勤思考,课堂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老师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并不多,关键是看孩子们能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每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老师总是感叹,这些题我都讲过了呀,怎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出错,其实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听,没有学,根本还是出在课堂上,老师在讲这个重要的知识点时,一定要让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一定是所有同学都在听的时候你再讲,重点、难点部分要多让学生说,指名说、自己说、同桌说、集体说,这样让学生重要回答,一遍比一遍声音高,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二、教学组织(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定原则是既可检测又可应用的知识和能力,一般设计为一个为宜。闫老师一直说一课一得足矣,原来我总是想一节课这个知识点要教,那个知识点孩子也要掌握,胡子眉毛一起抓,到最后学生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掌握,通过这两年的培训和学习,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只要每一节课孩子都能掌握一点知识,特别是一年级要小步慢走,一年365天,他们学到的知识真的是绰绰有余了。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包含“学”的内容和“习”的内容两个项目。学的内容是指在本节课中出现的新知识,但不会着力掌握,只有一次出现,要让学生知道,原来闫老师一直说新课只新一点点,我想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吧。而学习目标要在课堂上反复出现,让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多次习,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习”的内容是与本课学习紧密相关的旧知识,也包括习新知,其目的是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或新知运用,其形式是以忆习之和以用习之。3.学习过程: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只有勇往直前的一个“学”字,而孔子教育理念支配下的“学·习课堂”不仅有学更重要的是有习,是否“时习”是两种课堂最核心的区别。闫老师经常说,所有的知识学生都能学会,但是不经过一定的习,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到用的时候根本“忆”不起来,这样学到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通过“时习”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应用自如。基本环节一:“学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为学新知进行铺垫,“学前习”是“学·习课堂”的智力背景,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载体。通过对旧知的应用、重复而巩固旧知,应用旧知时学生回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提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忆的能力,为学新知铺台阶,一级一级地慢慢接近新知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同一平台上接受新知识,更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基本环节二:“学中习”——举一反三,主要目的是强化掌握。学中习包括习旧知和习新知,主要通过举一反三来实现,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新知进行强化,并联系相关的旧知,使知识网络化。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教学法“时习”所用的“举一反三”之“反三”就是多角度、多层次、多范围地习,从而强化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环节三:“学后习”——学以致用,巩固应用新知。学后习是习新知,巩固新知,称学以致用,可以根据课堂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设计。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之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学而不用,这是孔子最担忧的,学以致用一般老师做得都比较好,如做习题,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