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疾患的康复关节疾患的康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过去认为本病属胶原系统疾病,现已证明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血管、神经及眼等结缔组织广泛发生的免疫性炎症。因此,类风湿性关行炎是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称为类风湿病。但本病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故沿袭国际上的习惯,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比较恰当的。发病特点•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世界上以温带、亚热带和寒带地区多见,热带地区少见。在气温和湿度变化大的北欧、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前苏联、芬兰、瑞典等国家的某些地区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在0.3%~1%左右。据Kellgren等的资料,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大陆相边疆地区完全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就连最炎热的国家巴西,风湿病的患病率也占0.1%。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平均为0.3%。发病特点•性别各国的资料都证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约为1:1.5~8。•发病年龄根据国外文献报告类风湿的发病年龄最小者为6周;最大为70岁。我国学者观察,发病年龄最小者9个月;最大为77岁,20~49岁发病者居多。3岁以下和50岁以上发病者较少。因此.3岁以下的关节炎多半不是类风湿,临床上要考虑感染过敏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或结核性关节炎等。50岁以上的关节炎要多考虑骨关节炎和痛风关节炎等。临床表现•关节症状•(一)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二)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以清晨关节疼痛最显著,经过一段时间其它关节也出现对称性疼痛、肿胀及晨僵。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见于1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2.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关节外表现•3.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4.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类风湿性胸膜炎•5.肾脏损害可发生类风湿性间质性肾炎关节外表现•6.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7.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关节外表现•8.干燥综合征(Sjögren‘sSyndrome)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导致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乏,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9.消化道损害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象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淋巴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为活动期表现。嗜酸细胞增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病变后期常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粘滞综合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沉加快。•类风湿因子•X线检查关节X线片可见到关节面模糊,有侵蚀性损害。在疾病早期近关节处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骨质有侵蚀现象。晚期关节软骨坏死可使关节间隙变狭窄及纤维化。诊断1987年ARA修订的RA诊断标准(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持续6周以上(2)关节炎: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至少持续在6周以上;(3)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持续在6周以上;(4)对称性关节肿胀;(5)类风湿性皮下结节;(6)类风湿因子阳性;(7)手和腕的X线:具有典型RA的骨质侵蚀或病变关节及其周围有明确的骨质脱钙。分型•活动型•稳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判定•活动性评定不活动中度活动明显活动晨僵(min)<1515~30>30疼痛无间断持续关节肿胀数0~23~5>5血沉(mm/h)<3030~45>45C反应蛋白<2.02.0~2.6>2.6总分048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稳定型标准•确诊后连续2个月或2个月以上具有下列6项中任5项或更多者•1.晨僵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2.无疲劳感•3.无关节疼痛(自诉)•4.关节无压痛,无运动痛•5.关节无软组织肿胀或腱鞘鞘膜肿胀•6.血沉女性<30mm/h,男性<20mm/h分期•第一期(早期)•IX线片无破坏性变化•IIX线片有骨质疏松变化•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