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案第六师新湖一中杜亚男【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物理要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动手动脑学习物理,学生是初次接触物理,对这门学科不太了解又抱着畏惧的心理,学生初步接触了《科学之旅》中对物理的基本介绍,这接下来的第一课任务艰巨,本节课通过安排学生人人动手的小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在身边,让学生从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小组互动中发现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从动手的乐趣向解决实际问题转变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教学难点】刻度尺的估读,单位的换算【教学工具】:停表、学生自备刻度尺,不同分度值刻度尺若干展示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小故事)吹牛大王奇遇记——讲述一个爱吹牛的孩子讲述的经历,一天翻过三座山,走了五百公里路,拿着一把三十米长的巨剑,与人比试三秒内吃掉了十个馒头,巨剑一分钟砍平了一座直径一公里的山,赢得了比赛救出了好朋友。引导: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在吹牛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一、长度的测量【引导】:若是想知道我们使用的课本的长宽高,应该怎么做分组活动1:分小组测量物理课本的边长,要求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每人测一个边长。实验分析:请每组讨论设计表格,将每人的测量结果记录在一张纸上拿上展示台,各组展示展示提问1:你选取的单位是什么?换用不同的刻度尺数值有变化吗?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知识点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找出课后练习中刻度尺使用方法不恰当的地方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①单位:米(m)A.比米大的单位:千米(km)B.比米小的单位: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C.换算关系: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分组活动2:观察你手中和老师提供的不同的刻度尺,想一想尺上最小的一格长度代表多少,将讨论结果写在纸上向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展示提问2:我们测量操场的宽度和测量课本的长度要选取什么样的刻度尺?知识点三:分度值展示提问3:选取一把分度值为1厘米的刻度尺去测量课本的长,超出一格不满一格的一部分怎么办呢?同学们讨论作答后有两种方案,第一种四舍五入,第二种取下一位差不多的数值,第三种换更精确的刻度尺知识点四:估读值的选取方法分组活动3:修改你手中的数据,必要时重新测量,修改不恰当的单位和数值【展示评价】:教师对每一组的测量结果,配合程度,测量速度,数据处理做每组评价,并将几组同学的测量结果放在一起做对比展示提问4:在这些数据中,全班同学选取的数值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是测错了吗在这些数据里夹杂了几个数值差的有些多的数值,是测错了吗?请每组同学为自己的数据做辩护,说一说你没有测错的理由知识点五:错误和误差的区别分组活动4:通过讨论例举可以减小误差的办法,展示出来大家说一说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知识点六:减小误差的办法分组活动5:分组抽签测量生活中的一些长度:1、教室的长度2、一张纸的厚度3、铜丝的直径4、乒乓球的直径每两组相同【展示评价】:每组同学在测量完整理完数据之后在展示台上展示,其他组同学做评委,评价测量结果知识点六:测量特殊长度的办法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分组活动6:每组有一个停表,阅读说明书学习如何使用停表,在一分钟的时间内挑战本组所有成员一起能做的最多的事情,如一分钟之内一共能写多少字【展示成果】:请每组同学展示自己组在一分钟之内做了些什么事情,并且讲一讲停表的使用方法,说一说还有什么工具可以测量时间知识点7: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①单位:秒(S)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3600s②测量工具:钟表。运动场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