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平凡从点滴做起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骆驼坳派出所户籍民警彭林坤彭林坤同志,男,中共党员,今年59岁,18岁入伍,自1981年转业到地方后参加公安工作,真可谓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持沉下身子,扎根社区,融入群众,相聚和依靠群众,把情源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保一方平安”的公安工作之中。有人说: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作为一名普通的户籍民警,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刑警那样千里追凶、屡破大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能做的就是接待群众、审核材料、办理手续,一天下来究竟办理了多少手续,很少关注,但让他最关注的就是如何让群众带着希望而来,揣着满意而去,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爱心和微笑,去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默默的奉献、微笑的服务、真诚的对待、繁琐的重复,但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无声胜过有声,自豪源于奉献。正是凭着他这颗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事业心,对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与群众靠得最近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那坚强的毅力,焕发出来的光和热时刻温暖着周围的人们和辖区群众的心间。彭林坤同志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3年被评为“罗田县公安局十佳民警”称号。敬业爱业忘我工作他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以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格,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忘我工作。骆驼坳辖区地处农村,户籍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他不畏艰辛、迎难而上,常常利用工作间隙整理户籍信息,利用休息时间,先后多次骑摩托车到边远的农村为办理身份证的居民送证上门。因为他的辛勤工作,因为他的优良服务,他所在的户籍室被评为“全市优秀户籍窗口”。有些群众在外务工,平常上班没时间,他还利用节假日放假时间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2012年辖区内福利院一批行动不便的老人因享受国家政策需要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彭林坤同志得知情况后,利用三个午休时间带着相机到福利院帮助老人照相,办理身份证,并且亲自送到他们的手中,看到老人们欣喜的笑容,他也乐得合不拢嘴。户籍民警每天都与群众接触,服务群众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安民警的整体形象。他始终牢固树立“立警为民,执法为公”的意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本,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他常说:“群众的事不论大小,都要去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才能上对得起党对我多年的教育和培养,下对得起百姓对我多年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他在岗位上常年累月从不叫一声苦,一直默默地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地工作着。2014年福利院收养了县民政局送来的一位50多岁外地流浪聋哑女,为了帮助该女子申请五保政策,他到赵家垸村申请入户,到民政局跑证明,把该女子接到派出所采集信息资料,取名并登记户籍,办好相关手续和身份证,让这位残疾老人及时享受了五保政策。一位近90岁高龄的老人来办理二代证,但是老人并没有户口本和一代身份证,经过人口信息系统查询怎么也找不到老人的信息,当把这个情况告知老人时,话还没讲完,老人却老泪纵横地说:“小同志,我无儿无女,国家政策好,能给我们提供每个月低保费,可没有身份证就办不了,这该怎么好啊!”看着老人焦急的样子,却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就利用下班时间扎进档案室,打开发黄的户籍资料,查阅了一本又一本,还是没有找到。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老人家中,再次询问老人的情况,原来老人是几十年前从外地迁移过来,可是丢失了迁移证,却没有及时到派出所落户。后来通过联系老人出生地派出所,请求他们帮助查找档案,一个星期后,终于给老人解决了户口问题。老人激动的流下了幸福的热泪。只有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才是对“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诠释。他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水平。积极响应党委的号召,“按照多干事,干实事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