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常见病及防治措施何国亮13597555706、现在已进入了冬季,天气渐渐变冷,在冬季有多少猪场遍体鳞伤,损失惨重。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问题,通过我们技术团队,技术扶持把我们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让我们的客户平安的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季。冬季流行病1.传染性胃肠炎2.口蹄疫3.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两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为100%)为特征。•所有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但五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中大猪.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临床征状轻微,只表现数天厌食,或腹泻。一般情况下,很快耐过。临床征状•仔猪:典型征状为短暂呕吐,水样黄色腹泻,脱水快,腹泻中常含有凝乳块,有恶臭味,两周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生长猪:表现为厌食,腹泻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也可耐过。•母猪:少量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无腹泻表现。临床征状•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本病潜伏期短,18—72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预防措施•不引进带病种猪•做好消毒工作•冬季做好保暖,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务必按照说明做好疫苗注射工作•不对仔猪进行该病疫苗的免疫注射•在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注射疫苗(胃流轮三联苗)•执行全进全出生产工艺控制措施•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首先要确认发病猪群。•如果是生长猪,要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做好其他猪舍的消毒和保温措施.•如果是空怀和妊娠母猪,采用投喂病料办法,使母猪尽快感染,并康复。控制本病进入产房。•如果在产房发生,仔猪和母猪均有发生,此为最严重疫情。采取措施为:•2周后产仔母猪接触病料(已感染猪的肠组织),以便于产生自然免疫;•2周以内产仔母猪,要提供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加强管理,做好保温,提供无贼风、干燥环境,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增加饲料营养,最好饲喂营养均衡,适口性好,易消化优质的全价料—(禾丰饲料)传染性胃肠炎之治疗生长猪、后备公母猪、种公母猪均无需治疗。对仔猪管理和治疗措施:•提供32℃的温暖环境,无贼风,干燥•提供干净饮水,提供电解质,如糖盐水等,防止脱水。•减少饥饿,预防酸中毒。•仔猪腹腔补液,链霉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有条件可静脉注射,效果更佳)口蹄疫•一种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急性、发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传染病。•传染速度极快,发病率很高。•临床诊断以猪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之流行特点•多发于冬、春季节(11月至来年5月)•但规模化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跳跃式流行•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微粒传播相当远的距离。•接触过口蹄疫病毒的人24—48小时后均可检测到此病毒。口蹄疫病毒(FMDV)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环境存活时间土壤中21粪肥中上24砖头或木头中11干草堆中29水中14家蝇体内10衣物或鞋袜14口蹄疫之临床征状•哺乳仔猪: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60—80%。•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升高至40—41℃,相继在唇、口、舌面、齿龈、乳头等部位出现更多水泡。当水泡融合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烂斑,约一周左右可结痂痊愈;但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发生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呈现跛行;严重时蹄壳脱落,卧地不起。口蹄疫之防制•预防:及时接种猪O型(A性)口蹄疫高效浓缩灭活苗(中牧兰州),剂量按疫苗说明•9月初至于10月初注苗各一次•3个月后再注苗一次•再3个月后注苗一次•注苗后半月内最好执行反封锁计划口蹄疫口蹄疫的防制•发现可疑病例,立即报告,执行《动物防疫法》•对发病现场要进行严格的封锁措施•对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进行冲洗、消毒,并实施熏蒸消毒。对发病猪原则上必须予以扑杀,深埋或焚烧•没发病猪群紧急疫苗免疫口蹄疫之防制•管理上,冬季要坚持观察猪群,发现可疑病例,立即处理。•尽快确诊,一旦确诊,应尽快处理病圈猪和相临圈猪群,并高浓度带猪消毒(过氧乙酸,农夫,消毒威等),一周内每日两次,以后每日一次,直到疫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