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成长濮阳市实验中学王妍转眼到河师大培训已经一个星期,在众多的讲座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仍让我不断思索的,能值得我反思自己的,我认为还是师大王茝教授的《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所讲的片片语语。王茝教授把枯燥的教师职业的内容,以诗情画意的言语传入耳鼓,令人舒畅,以古今名人的警句得以定位,令人信服,以自己身边的点滴生活折射真理,令人佩服。为何我不能做其一?由此反思……一、“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多少次,在一届届班会上给学生讲读书的意义;在教室的墙上贴一条条读书标语;在家长会上一遍遍建议给孩子创造读书环境;好像我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使者:好像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像我“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学富五车,”惭愧,惭愧!明知读书的益处,可自己并没有像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也曾多少次,在几分激动下购买一摞书,等待我的书籍,上面会有印证---一层薄薄的尘埃。想象是丰满的,而实际是骨感的,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于己,人生中太多美无法体验,书中很多甘甜无法品味,很多生活经历无法变成经验,由此人生高度难以提升,宽度难以拓广,于人,没起到榜样的作用,无法引领孩子走的更远更宽阔,不能把内在的思想用言简意赅词语表达更加清晰,听者就不能有享受之感,不能有愉悦之情,所以必须要求自己每天阅读,点滴积累,做个读书人!二、教育无痕效果最好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老师给予爱的时候。我敢对任何人说,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我不想让任何一名学生落下,我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与对“问题”孩子交谈……,但我同样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如此,我突然觉得,我只是很简单的对孩子的表象错误给予指出,让他纠错,如此带有明显目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常跟孩子说:“怎么跟你讲了好多次你都没有改变,你的学习没有主动性,老师推一推,你动一动……”其实这样的教育付出很多,效果很差,是我没好好地思考孩子出问题的根源在哪,也没好好地想用怎样的方式得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而我直白白的方法,孩子心里其实已明白一半老师的意图了,他本能想着对策,孩子心里已经竖起了一道隐形的墙,虚假的应答是我想要的,美丽的谎言让我觉得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清醒吧,清醒了,这样的教育,痕迹太清晰了。用心思考以后如何让自己的教育润物细无声。三、爱在当爱时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需要老师给予爱的时。正确对待差学生;冒犯顶撞自己的学生,不能学好自己学科的学生……是的,每位老师都喜欢优秀学生,为他们而高兴,给予他们更多的爱,转眼看看有“问题”的孩子,有些问题单凭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解决的,很多的时候是家庭照成的,老师确实很无奈,可他们会因自己的不足在学生和老师面前感到自卑或胆怯,越发失去信心,如果只是等待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才去鼓励他们,那真是太难了,对这样的学生的爱要更深刻,因为他们更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做一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