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导学案18.4第四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课前导学•1、,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成正比,•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3、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Q=I2Rt电流的平方课堂导学4.认识电热器电热器:利用电器称为电热器。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组成部分叫.它由的材料制成。思考讨论:电炉丝工作时,电炉丝与它的连接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发热体电阻大,熔点高答: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相同。但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由Q=I2Rt知道,在相同时间里,电流通过电炉丝产生的热量多于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所以电炉丝比导线热。二、探究电热大小的影响因素•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可能与有关;•2、大家猜想电热的多少跟几个因素有关,那么我们实验研究时就要采取。•3、实验时怎样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的多少?•方法:•4、实验参考电路图。•5、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控制变量法液体的升高的温度I、R、t•实验现象:(1)闭合开关后发现,A瓶中的温度计升温快些,而A、B两瓶和相等,表明:•。•(2)观察同一个煤油瓶,通过改变通入的电流,通电相同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情况。实验表明•。•(3)观察同一个煤油瓶,改变通电时间,发现电流和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质量初温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多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有关•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学生列举生活中利用电热的例子•2、学生列举生活中我们是通过那些措施防止电热带来的危害的。利用:电饭锅、电热水器、电取暖器、电烙铁的运用防止:电视机的散热孔,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凹凸状金属外壳。课堂练习•1、标有“220V40W”电热器安装在220V的电路中,工作100s后,所消耗的电能是J,通过电热器的电流是A,产生的热量是J。•2、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A.电饭锅B.电熨斗•C.电风扇D.电烤炉•3、家庭电路使用的电炉,电炉丝与导线是串联的,当电炉丝发热发红时,连接导线却不热,这是因为()•A.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大•B.通过电炉丝电流比通过连接导线的电流小•C.电炉丝两端电压比连接导线两端电压小•D.电炉丝的电阻比两节导线的电阻大0.1840004000CD•4、下列情况中防止电热危害的是()•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B.家电长时期不使用,隔一段时间要通电一次•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的漏电保护器D.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引发炸药•5、某导体的电阻是2欧姆,通过2A的电流时,1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6、一只额定功率是450W的电饭锅,在220V的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AQ=I2Rt答:Q=W=Pt=450W×60S=27000J课后练习•1、小宇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图中两只烧瓶内盛有质量和温度相同的煤油,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铜丝的电阻比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小。•①闭合开关后,通过两段金属丝•中的电流是。•②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瓶中的温度计的示数。•③由上述实验可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导体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相同小于越多•2、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V,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欧姆,它的额定功率是多大?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解;额定电流是:I=U/R=220V/1210=0.182A额定功率是:P额=UI=220VX0.182A=40W10分钟产生的热量:Q=W=Pt=40wX10X60s=24000J